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延期开学,如何有效安排时间

时间:2020-03-05作者:方果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疫情当前,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对于孩子而言,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春节不热闹了、活动取消了、培训班不去了、开学延迟了……所有孩子都正在经历一个特殊的寒假,面对延长的假期,学生在家该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疫情带给我们危机,但任何危机都是契机。我们要乐观地看到,延迟开学,也给我们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契机。

第一,这是一个极好的私人定制时间的机会。

很多父母都重视孩子时间规划能力的培养,都会要求孩子制定时间表。以我所了解的,孩子的时间安排表近几年越来越趋于密集型。一个是孩子的学习任务确实更集中了,另一个是家长比较心切,希望孩子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但这样密集的时间安排是否真的有助于孩子掌握时间管理能力呢?这是值得商榷的。

当下的居家学习时间,其实是介于假期与非假期之间的一段时间,由“线上学习+自主安排”两部分组成。线上学习内容相对宽松,自主学习时间比在校时更充足,这给了孩子进行私人定制时间的契机。

孩子的时间安排有典型的两类:一是精确型的,严格制定几时几分完成什么学习任务;二是粗放型的,抓大放小,把一天中主要的几件事罗列完成,其余时间自己安排。个人还是比较赞成第二种做法,给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间,哪怕这个时间在大人眼里是虚度的,都不要紧,因为每个人的童年都需要有属于他自己的光阴。

当然,抓大放小,在于明确每个孩子的发展需求,可扬长,可补短,也可潜心某一个专题。比如,昆虫、科技、历史、地理、美食等,平时忙于课务,抽不出大块时间,假期里还是尽可能地满足孩子探索感兴趣的领域的需求。

第二,这是一个极好的翻转学习方式的契机。

线上学习早已有之,它必定是以后陪伴每一个人终身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但如此大规模的应用还属首次。学习方式的翻转,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挑战的是孩子的能力,那么,如何更好地适应线上学习?

知道需求,有选择权。在学校里学习,教学节奏统一,老师不太容易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进度与能力。线上则不同,孩子可以有更多按需选择的机会。根据老师录好的微课,可以按下快进、暂停、回放键,已知的部分可以快进,困难的部分可以反复听,按个人的节奏来。学生对于已知和未知会有更清楚的自我判断,这也是对学生选择能力的初步培养。

因为自由,更需自律。没有面对面的教师,没有在身边交流的同伴,这十分挑战孩子的自律能力。有些家长会考虑坐在孩子身边陪着学,这个视情况而定,但无论陪读与否都应该让孩子明白真正的自由是自律。

既有指导,也有自学。学生在打开由老师选择或制作的教学资源前,可以先进行预习,明确自己的学习难点后再与老师进行沟通,这样的学习可以有更多自主的成分。家长可以给孩子留有更充足的自学时间、质疑机会,这些都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的学习品质。

当然,也有家长会担心,每天的线上学习,孩子的视力会不会受到影响,还有部分孩子会不会因此沉迷手机。这确实是现实的问题,个人建议一次看视频的时间不宜过长,15分钟左右就要让双眼休息一下。至于电子产品的使用问题,父母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引导在于预防在先,及早渗透,合理引导。

第三,这是一段极好的亲子阅读时光。

慢下来,我们有时间了。之前,我们一直感慨着停不下来的节奏,大人忙于工作,孩子忙于上学,一家人能坐下来悠闲聊天的时间都难得有。现在,一切都慢下来了。但现在隔在亲子之间的一座大山就是手机。亲子关系,千万不能靠手机、平板、电视来维系,一家人一起做美食、看电影、阅读,这些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度。

慢下来,我们可以阅读了。慢下来,我们可以做许多亲子活动。尤其是阅读。很多家长想知道在读书的过程中如何去影响孩子。个人觉得不要想太多,去读就好了。家长读的时候,孩子看在眼里,这就是最大的影响。有时候没必要去跟孩子说:“孩子呀,读完这本书之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你得到了怎样的收获?”孩子在读的过程中,会解决很多自己本身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会改变看法。成人也一样,一直阅读,就会用另外一种眼光、另外一种心态去看孩子,也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四,这是一个极好的树立孩子价值观的机会。

在众说纷纭中坚持独立思考。信息时代,即使孩子们足不出户,疫情的相关信息还是接连不断地传来。这几天常看到交“智商税”一说,在真相与谣言夹杂的时代,我们如何引导孩子在众说纷纭中坚持独立思考,学会分析判断,学会辨伪甄别,将是孩子人生中永恒的课题。这其中有不少可以搜集的案例,。

在灾难中懂得担当与感恩。众多医护人员选择“逆行”、争分夺秒,用生命守护着我们;短短数周,科学家快马加鞭地测定出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使快速检测病患成为可能;仅仅十天,武汉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建成、开诊……灾难与痛苦本身就是教材,作为成人,多和孩子分享这段时间社会所传递的正能量。不远的将来,当下这批孩子将成为社会的栋梁。

在与自然相处中守住底线。眼下这场或许是从野生动物交易中爆发的疫情,再一次让我们明白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该如何与自然相处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留给我们的灵魂拷问。《人类》《微生物》《大自然在说话》等纪录片,都值得推荐给孩子看一看。

(作者系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副校长)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