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加快建立中国社区志愿者工作体系

时间:2020-06-15作者:陆林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社区是人民生活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治理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社区志愿者作为社区服务的核心人员,是连接社区与民众、提升社区治理效能、锻造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我国公益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为我国强化城市管理、推进社会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与此同时,从2007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到2008年后逐步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再到2017年出台《志愿服务条例》,志愿服务纳入突发事件应对的制度框架也逐渐完善。自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以来,志愿服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实践经验日渐丰富。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志愿服务也展现了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独特作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社区封控、疫情防控宣传、进出口检查、站点值守、居民摸底调查、重点部位消毒等社区工作增多,残疾人、病人、老人的蔬菜和药品代购问题显现。为保障居民生活、稳定社会秩序,先后有7万余人报名武汉市社区志愿服务工作,2.4万余名志愿者上岗从事关爱行动,武汉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4.45万多名党员干部职工下沉社区,打通服务社区居民“最后100米”, 共筑社区疫情防控的前哨站。志愿服务组织与各类社区主体之间、志愿者之间有序协调,与社区工作者等多元主体在社区服务体系中有机融合,为疫情的有效控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随着社区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其体系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目前我国在社区志愿者工作体系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管理制度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当前志愿服务队伍的管理都是按照其行业属性进行划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直属管理部门的约束,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难以形成合力;企业式管理、行政式管理以及自发性管理等社区志愿服务管理形式和手段不一,制约了服务队伍的长期稳健发展。

二是队伍结构与人员素质有待完善。丰富的人员构成有利于开展多元化的活动,但目前我国社区志愿者组成较为单一,多为退休人员。同时,队伍中专业服务技能型人才较为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队伍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是服务内容较为单一。目前社区志愿服务多以政府的核心工作要求为导向,项目不够多元,缺少自下而上根据社区具体情况制定的项目,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

我国社区志愿者工作体系建设可借鉴国外经验,但是更需要充分发挥我国的本土化优势,考虑我国的国情。针对上述问题,现提出如下三个建议:

一是积极推动社区服务模式的建设改革。社工机构与大学生志愿者是社区志愿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快志愿服务制度化,积极推进社工与志愿者合作模式,这既有助于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作用,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推动志愿者广泛参与志愿服务。社工机构要加强社区志愿者培训,引导志愿者参与活动策划,通过优势视角,进一步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主体作用,增强服务意识意识,搭建社区与志愿者沟通的平台。

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社工机构与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合作模式,有利于满足社区对于志愿者管理与培训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同时有助于培育高级志愿者,可以从事更多类型的专业志愿服务,使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

二是完善社区志愿者人员培训系统。为保障社区志愿者培训的效果,建议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志愿服务法制建设。设立志愿者培训活动的专项资金或基金,开发多种筹资渠道,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弘扬志愿文化,创造利于培训机制运行的社会氛围和环境。通过科学评估培训需求、制定合理的计划、重视培训的实际效果和反馈,不断调整,确保培训机制的正常运转。

三是重视志愿者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不完善是当前行政化动员过多、专业化程度不足、志愿者缺乏持续动力等问题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志愿者激励方面,可以学习发达国家志愿服务的激励方式,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为社区志愿者提供发挥和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解决疑难问题能力和领导力的平台和机会。基于社会环境和个人发展,使社区志愿者形成从事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持久激励,提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自我认可度,长期保持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社区志愿者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健全和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指标之一。将社区志愿者工作体系制度化、常态化,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促进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作者陆林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专家)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