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教育家》杂志2020年5月刊第1期

时间:2020-06-22作者:编辑部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教育家》杂志2020年5月刊第1期

 

卷首语·JUANSHOUYU

01 图像时代,亟须补上稀缺的道德素养/高德胜

特别报道·TEBIEBAODAO

05 互联网时代,学会对“性剥削”说“不”/本刊编辑部

06 警惕互联网给儿童带来的性威胁/周丽

08 网络素养,青少年网络世界的保护伞/齐佳音

10 开展全面性教育,预防儿童性侵害/刘文利

13 互联网时代的性教育,用“赋权”取代“规训”/方刚

15 须尽快弥补“线上儿童引诱”立法空白/牛帅帅 赵越

18 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网络分级不可或缺/李欣

先行者·XIANXINGZHE

20 亲历教育学会的蓬勃发展/姜乃强

为共和国添彩的教育人·TIANCAIREN

23 赖高娃:以梦为马,让草原孩子奔向更广阔的世界/周丽

封面·FENGMIAN

26 疫情之下的“教育大考”如何求解/吴爽 彭瑞敏

声音·SHENGYIN

31 疫情期间,如何提高孩子的网络素养/张海波

家教·JIAJIAO

33 信任与放手,利他行为养成的关键/张卓 李卉

关注·GUANZHU

36 疫情之下,毕业班学生负“压”前行/孙雨萱

治校·ZHIXIAO

39 从“腾笼换鸟”到“凤凰涅槃”/王俊文 高景伟

42 构建家校共育的“三三制”新样态/瞿曦

44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分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胡友永

区域教育·QUYUJIAOYU

47 抱团成长,遇见“彩虹”/姜乃强 王赛

48 谁持彩练当空舞,共同发展正当时/姜乃强

51 构建共同体互助研修模式,探索校长专业化成长路径/史咏梅 王艳秀 矫东英

54 区域联动 部门联合 促研培人员素养提升/康长君

55 尊重差异,共研共进,成就精彩/何伟

56 阳光助力,各美其美共芳菲/刘艳伟

57 孜孜以求,共融共生/尚勇

58 多元共融 资源共享 助力教育均衡发展/曹永鸣

59 凝聚群体智慧 铸就“共同体”品质团队/石瑾娜

60 从“共同体”出发,寻教育本真之道/谭彩英 张宁

61 坚守教育初心,携手立德树人/解艳荣

62 践行本真教育,共谋学校发展/杨波

63 互助共研,在“共同体”牵手成长/郭冬艳

64 共襄特教沃土 共生特教智慧 共赢跨域发展/丁丽辉

实践者说·SHIJIANZHESHUO

65 新时期学校德育要实现四个转变/鲁江

67 用好本土资源,创新劳动教育/彭锻华 刘春景 邹芳

69 线上教学五“忌”/史九龙

云卷云舒·YUNJUANYUNSHU

71 疫散终有时,春暖迎花开/罗丽珍

探索·TANSUO

B1 五育并举 多元发展

B2 网课推进扎实有序 智慧课堂“枝绿叶萌”

B3 让教育温暖如春

B4 “美娃”齐战“疫” 我与祖国共成长

B5 “线”上教育,“疫”样精彩

B6 一切为了人的成长

B8 立德树人,读懂“抗击疫情”这本书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