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教师减压,当跨越隐藏的心理屏障

时间:2020-10-28作者:吴爽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而心理亚健康是生命隐形的“炸弹”,将威胁教师的健康。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生存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社会焦虑情绪弥漫,正如童话故事《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红桃皇后所说:“不进等于后退,停滞等于死亡。拼命奔跑,以保持在原地。”奔跑在教育路上的教师,职业压力成为心理亚健康的诱因。调查显示,教师的职业压力源于社会环境、学校、家长、学生、自身五大因素,诸如社会对教师期望值增高、职称晋升通道拥堵、教学任务繁重、学校评价考核制度不健全、人际关系焦虑等。

叩问心灵,释放压力。当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制度性、社会性等外因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时,教师何不从建立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机制着眼,剖析内因,正视焦虑,悦纳自己,跨越隐藏在压力之下的心理屏障。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内因有哪些呢?

首先,教师的个性特点与现实冲突带来的落差,即主观与客观不统一引起的心理失衡。美国心理学家拉扎勒斯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交互理论”表明,在压力源存在的情况下,个体并不一定产生相应的压力反应,个体的个性及应对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中介变量。有的教师在面对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岗位末位淘汰、按绩取酬、在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篇数等多维考核压力时,难以调适现实与预期落差带来的失落心理,紧张的情绪无法纾解,产生挫败感。但是,教师把压力看成挑战、动力还是对自身的潜在威胁,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挫折忍受力,以及能力、动机、兴趣、努力程度、身体素质、思想境界、社会经验丰富程度等,因此,同样的外界压力刺激对教师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其次,教师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动力,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意愿不强、学习能力不足,职业倦怠。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的境界决定学生的高度,教育部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曾指出:“现代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少读书,不读书。”这样的教师又怎能培育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学生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知识更迭速度加快,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学校的边界被重构,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这使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方法、权威地位受到挑战。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需要提升基于新技术教学的数据搜集、分析、处理等综合能力,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所以,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停滞不前必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更容易产生挫败、自卑、失落、冷漠等消极心理。

再次,教师在人际交往方面陷入困境,易出现烦躁、沮丧、郁闷等负面情绪。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融洽,才能形成合力,相互促进,提升工作效率,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其中,不少教师在处理家校关系问题时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当下的家长多为80后、90后,他们是在高等教育扩招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与参与程度空前高涨,家庭、学校权责边界模糊,出现责任转嫁、教育干涉现象,家长对学校期望得不到满足时易激化家校矛盾。对此,教师不仅要有扎实学识,还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主动承担教师应有的责任与义务,将家校关系的矛盾扼杀在摇篮里。

最后,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与现实利益错位,导致一些教师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责任心和事业心弱化。一方面,“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社会对教师有着崇高的角色期待,比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灵魂工程师”“三尺讲台,两袖清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都是人们对教师传统形象的固有印象及角色期待,以致有的教师为满足这种角色期待,不得不压抑个性,从而造成心理失调。 另一方面,有的教师追逐商业利益,有偿补课赚外快;还有的教师做微商,不仅影响教学且可能导致权力寻租。长此以往,家校合作罅隙滋生,有损师道尊严,反过来会给教师带来新的教育焦虑。

尊师重教良好风尚的形成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减轻职业心理压力,教师不妨先练好内功、培养积极心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感受幸福。

 (作者:本刊记者吴爽)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