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张桂斌:太行山下的平凡老师

时间:2020-11-12作者:李玉婷来源:教育家杂志

太行山东麓的小山村满市口,群山环绕。因村子位于沟口,村后又长满了柿子树,“ 满柿口”由此得名,后来人们以“柿”传“市”,也就成了今日的“满市口”。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小山村,是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更乐镇江联小学教师张桂斌的家乡。小时候的张桂斌常在山坡疯跑,村后的沟沟坎坎都有他的足迹,他曾无数次站在山巅眺望,渴求改变这沟壑里的贫困面貌。

联系到张桂斌时,他正带着孩子们上完最后1节自习课。

这所距离满市口不足4公里的小学,现如今是由附近6个自然村的教学点合并到一起的寄宿制学校,现有1至5年级5个教学班共32位学生,5名教师各自担负各年级的全科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工作。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孩子们在下课后会被老师安排在教室写作业、做游戏,晚上八点正是晚自习结束的时间。

投身乡村教育29年,从地理、政治教到语文、数学,张桂斌一头扎进这片土地,从未离开。他说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当老师已经快30年了。

“只要学校还在,我就在。只要让我当老师,我就还是孩子们的老师。”

 

张桂斌:太行山下的平凡老师

 

在困境中找出路

 

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张桂斌对农民的穷苦和落后的农村教育有深切的体会。他深知,读书是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条件艰苦的深山沟是留不住教师的,一两名教师撑起一所学校,有的教师还是临时顶岗,师资的匮乏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也影响了孩子们的成长。

“山里的孩子一样渴望成才,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本着这样的想法,1991年,在邯郸市涉县礼堂召开的工作分配大会上,师范毕业的张桂斌满怀着一腔热情和责任之心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他说,“生于斯长于斯,没有人比我更了解山区孩子的苦,更明白他们心中的渴望。”

20世纪80年代初,还在上小学的张桂斌常缠着老师答疑 解惑。年过四十却也只是小学毕业的班主任常被小桂斌的问题难倒,亲身经历的困顿,让小桂斌盼望着,要是老师什么都懂就好了。

1985年,13岁的张桂斌考入涉县井店中学。在亲朋的反复劝说下,父亲犹豫了好久才同意他继续上学。30里的上学路,张桂斌算不清用双脚丈量了多少遍,他只记得脚底下磨出的串串血泡,还有背袋里的窝头,那是他一周的伙食,即使在夏天长毛了,他也不舍得扔。贫苦的条件一直伴随在张桂斌左右,他迫切地想改变这种状况,也改变乡村的境遇。“ 想要上学,太难了!”他感叹道,“做老师能让我有一份工作收入,也能为家乡培养更多的人才来改变这落后的面貌。”

张桂斌还记得29年前初到江联小学时的情景:校园里有棵高大的黄连树,粗壮的树干上有一个用铁丝固定成的铁圈,那是学生的篮球筐;西侧的横枝上挂着一小段铁轨,那是学校的“钟”;树前耸立的旗杆顶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树后是两层破旧的教学楼,教师住宿和办公的地方在东西两侧的一排瓦房里;校园东边的一个水泥乒乓球台,四角几乎磨成了椭圆形。张桂斌想着,自己的誓言和理想近在眼前,多年的教师梦想终于实现了。

可初为人师却并不顺利。在乡村学校,老师常常是又当爹又当妈,除了教课,还要生火做饭。不会生火,被浓烟熏黑了脸,呛得又是咳嗽又是流眼泪;不会做饭,金黄的小米在他手里不是生就是糊;自认为很简单的知识在课上讲了一遍又一遍,孩子们还是一脸茫然……好在不服输的张桂斌从未想过放弃,面对困难也不退缩。“ 这些磨砺,让我变得更有耐心。”

那是一段艰苦的岁月,学校常因经费不足号召老师们勤工俭学,几个教师领着孩子上山摘花椒,捋胡丽豆。大家在路上背诵课文,一路欢歌笑语。乱了头发,黑了手脸,湿了衣服,也没人叫苦喊累。“那个时候我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或结伴步行三五里地去家访,一路星光相伴,归来月下纳凉,说不出的惬意。”他把这段时光称之为“边远山区的苦中乐”。现在回忆起来,仍满是笑意。

 

双面的“父亲”

 

在寄宿制小学,面对六七岁就离开父母的孩子,张桂斌时常觉得心疼。他每天早早就起床去巡视教室,看学生有没有到齐,每晚学生休息了,还要帮他们掖好被子。夏天,他在学生宿舍里点上蚊香,冬天就要时不时关注暖气的情况。遇到学生生病或想家了,他也总是第一时间给予安慰和关心。在张桂斌看来,教师不仅是教师,还是父母、朋友,他努力把多重角色融于一身,与孩子们平等相处,共同成长。

2010年,担任二年级班主任的张桂斌遇到了一位“棘手”的学生——小女孩文慧因过于依赖父母,总是哭闹不止甚至想逃离学校,老师对此很头疼又无可奈何。张桂斌不止一次看到文慧的父亲蹲在学校门口,泪水在发红的眼眶里打转。“那是个聪明的孩子,什么都清楚呢!哪个孩子不希望父母陪在身边呢?”

早就关注到文慧的张桂斌决定做点什么,他把文慧叫到办公室,问:

“你喜欢上学吗?”

“喜欢!”

“那你为什么总是哭,总是往外跑呢?”

“我要找爸爸,我要爸爸在学校陪我……”文慧哽咽着。

“你看这样好不好,你把我当爸爸,有什么事就找我,我帮你解决一切问题,不打你也不骂你。你淘气的时候,爸爸不是也打你吗?”

文慧沉默良久后点头同意了。一声轻轻的“嗯”,在张桂斌听来如同天籁之音。接下来的日子,张桂斌时时关注着她。“文慧,要帮忙吗?”“文慧,叫上同学们,我们玩老鹰抓小鸡。”在张桂斌的努力下,文慧沉浸在快乐与幸福中,对学校的态度也慢慢转变。

改变文慧是张桂斌最骄傲的事情,而文慧也是他最挂念的学生。时至今日,他都记得文慧的样子,也不断从乡亲们的只言片语中得到过文慧的信息:成绩好、学习刻苦、考差了自己悄悄抹眼泪……

他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关心他们的一切。在学生眼里,他是温柔耐心的张老师,可对于自己的孩子,张桂斌则稍显“冷峻”。

二十几年前,为了让张桂斌安心工作,妻女陪他一起住校。出于对父亲的依恋或是对课堂的好奇,刚刚会走路的女儿,总爱站在教室门口看他上课,而他却总是狠心关上门,生怕影响学生。今年,满市口村有4位学生考上大学,张桂斌的小儿子张健鑫就是其中之一。9月16日,正是学校开学的日子,知道父亲学校还有学生,懂事的健鑫一早就表明自己可以独立到大学报到。“你太忙了又不好请假,我自己去吧。”虽有万分不舍,但张桂斌索性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人生的新起点。“正好培养一下儿子的独立意识。”他这么说着。

 

“我只是一名普通老师”

 

在和记者的交流中,张桂斌多次说到,自己只是一名普通教师,“既然你拿着国家的工资,就应该认真负责地做好这份工作。既然你选择了当老师,就要对孩子负责。”

1988年,他以远超分数线的成绩考入师范。担任教师后,他又继续报考了成人专科,用5年时间完成专科学业。2年后,他再次报考成人本科,这一次,他用了7年。既然决定做这个事情,就要认真做好,当老师如此,学习也是如此。这是张桂斌的处世哲学。

2003年,张桂斌的父亲查出胃癌,一边是病床上饱受病痛折磨的父亲,一边是在班里等待的学生。母亲看出了他的犹豫,跟他说,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张桂斌强忍泪水,转身走向了学校。2010年冬天,学校派他参加“国培计划”。为了不耽误孩子们学习,他拟定了逐日的学习计划表,让妻子代为照看。不想儿子突发高烧,妻子怕耽误学生,未能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治疗,引发的鼻窦炎让儿子至今未能痊愈。张桂斌说这么多年愧对家人,但看到学生们一天天健康成长,自己无怨无悔。

在张桂斌看来,作为乡村教师,自己虽然没有高深的学问,没有骄人的业绩,但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对他而言就是莫大的幸福。他自觉屏蔽了四周的世俗与浮躁,坚守着内心的平静与淡泊,默默守护着孩子们的未来。29年,一棵棵幼苗茁壮成长,尽吐芬芳,一批批学子走出大山,成人成才。他像校园里的那棵黄连树,默默扎根在这里。“我是一名乡村教师,每天都在与孩子们一起享受生活。”

(作者:本刊记者李玉婷)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