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教育家》杂志2021年5月刊第3期

时间:2021-07-15作者:编辑部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教育家》杂志2021年5月刊第3期

 

聚焦 JUJIAO

06 野起来,又何妨 | 本刊编辑部

10 “静悄悄的校园” 孩子们需要吗 | 谷珵

12 维护校园安全,切勿因噎废食 | 王妍妍

14 当古老四合院遇上“后浪”们 | 陈璠

16 探寻幼儿游戏的野趣味道 | 本刊编辑部

18 把握教育尺度 给孩子适度的自由 | 李兆良

20 “不乖”的孩子,令我成长 | 本刊编辑部

思享 SIXIANG

22 “尴尬”的幼小衔接期 教师何去何从 | 张妍琳

24 双向伸手,“陡坡”变“缓坡” | 于翎 叶平枝

启蒙者 QIMENGZHE

26 连秀芹:当“混龄”邂逅“自然” | 王妍妍

教养心语 JIAOYANGXINYU

29 该鼓励还是该打 | 范洁琼 党艳

成长马拉松 CHENGZHANGMALASONG

32 告别感统失调,从听练玩开始 | 王丹

封面 FENGMIAN

34 穆怀宇:办好教育,做时间的朋友 | 邢晓凤 孙雪梅

课程档案 KECHENGDANGAN

41 让幼儿走向课程中央 | 陈晶 段颖

专业成长 ZHUANYECHENGZHANG

43 唤醒幼儿的美术表现力 | 周思婕

44 创新主题活动,巧用支持策略 | 马欣

46 讨论绘本故事,收获别样美好 | 周芝莹

47 让深度学习静静发生 | 史漪

48 引领教师感受职业的快乐 | 周静

50 研中促教,让自然角“活”起来 | 张潇予

治校 ZHIXIAO

51 构建劳动教育新生态,培育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 | 黄硕 宋艳红

54 创新发展擦亮集团化办学名片 | 韩全红

55 安全管理需环环相扣 | 徐灵芝

56 尊重规律助减负,科学实践促增效 | 梁丽

57 实施开放教育 助推集团化办学 | 王正伟

家园之桥 JIAYUANZHIQIAO

58 变被动为主动 | 刘晓川

59 巧用信息技术 创新沟通模式 | 顾惠芳

探索 TANSUO

60 撒播生态教育的育人种子 | 黄雪梅

62 回归自然教育 汲取成长力量 | 王小玮

63 走进博物馆,推开好奇之门 | 孙菲 林晓培 梁玉娟

64 “半条路”探究引发的深度学习 | 焦艳 卢丽春 赵媛

66 从生活出发,让课程自然生长 | 杨丽群

68 民间体育游戏点亮快乐童年 | 吴克艳

69 用游戏化策略探索信息世界 | 王靖

70 以STEM教育孵化创新人才 | 林伟贞 李小红

71 阅读激活成长内生力 | 张丽芳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