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教育家》杂志2021年8月刊第3期

时间:2021-09-07作者:编辑部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教育家》杂志2021年8月刊第3期

 

05 声音 SHENGYIN

06 新语 XINYU

聚焦 JUJIAO

07 “啃小族”惊现 媒介消费正在透支童年 | 本刊编辑部

08 网红儿童 被异化的童年 | 冉智渊

12 儿童说:我期待的媒介力量 | 谷珵 陈璠

15 守护童真,远离功利教育 | 刘文 郭鑫

17 保障合法权益,落实主体责任是关键 | 张芸

问教解惑 WENJIAOJIEHUO

19 如何引导自主游戏的“强势娃” | 本刊编辑部

22 怎样让“优势娃”不强势 | 郭良菁

成长马拉松 CHENGZHANGMALASONG

24 鼓励独立,但别“强他所难” | 季燕

启蒙者 QIMENGZHE

27 像暖暖春阳,让爱不断“升级” | 王妍妍

思享 SIXIANG

30 从趣味阅读迈向深度学习 | 刘晓晔

封面 FENGMIAN

32 儿童文学无须塑造“完美花园” | 陈璠

课程档案 KECHENGDANGAN

35 把好课程方向舵 | 邹沁芳

36 让课程回归幼儿生活 | 王林

38 内生课程 激发梦想无界生长 | 杨丽媛

40 “玩”出精彩童年 | 邢怡

专业成长 ZHUANYECHENGZHANG

41 “走心”引领,提高职业幸福感 | 赵金芳

42 共生共长,缔造科研发展共同体 | 刘京丽

44 激发幼儿兴趣,表演游戏大不同 | 刘娜

45 以儿童立场探索多元教研方式 | 潘静雅

46 智慧型幼师 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 张妍琳

治校 ZHIXIAO

50 深耕“优质园+”,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化 | 成淑芳

51 小院落里的大文章 | 潘珂

52 小有所为,精而有品 | 赵菁

54 “三心”教育铺就发展快车道 | 李聪

55 “无声”美育推动“有形”教育 | 刘红蕾

56 校长要做学校的塑造者 | 马行提

家园之桥 JIAYUANZHIQIAO

57 巧妙牵起家园共育之手 | 徐金丽

58 化解小冲突,要有大智慧 | 林碧玲

探索 TANSUO

60 幼小衔接 “域”见美好 | 逄亚妮 李洪清

61 科学准备,顺畅衔接不焦虑 | 张如南

64 多途径培养尊重意识 | 李天琪

65 玩转科学,高效开展亲子活动 | 袁媛

66 创新科技节,培养好奇心 | 单波

67 科学小制作,焕发探索新动力 | 张萍

68 创设“活”环境,落脚“真”教育 | 杜静

69 挖掘教育资源,传承传统文化 | 许婕 边晶 董金阳

70 “主题型”劳动教育为成长赋能 | 丘远光

72 自主制定规则为安全护航 | 朱晓琳

封面 FENGMIAN

32 儿童文学无须塑造“完美花园” | 陈璠

课程档案 KECHENGDANGAN

35 把好课程方向舵 | 邹沁芳

36 让课程回归幼儿生活 | 王林

38 内生课程 激发梦想无界生长 | 杨丽媛

40 “玩”出精彩童年 | 邢怡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