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七个打开:“小-初”衔接教研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1-09-13作者:王红梅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教育衔接”既是当下国内幼、小、初、高各学段在独立办学、相对封闭的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难题,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教育质量影响深远,因此抓好“小-初”衔接教研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和中小学学习方法融合,还可以创新课程开发与实施。但长期以来,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初”衔接教研存在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现象,缺乏计划和目标,缺少整体设计,模式陈旧,内容也缺乏吸引力,不能满足教师的个性发展需要。

北京市CF学校虽为九年一贯制,但严格意义上说,其并不“一贯”,它是合并其它小学,冠以CF学校小学部,实施的是分段制教育,因此学校需要迫切加深对“小—初”衔接的教学研究。

打破思想壁垒,创设学习型组织

CF学校多采用听评课或集体备课,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多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真正思考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以致教研活动在组织功能、形式和内容上,都难以适应教育衔接。

而教育衔接于外在层面是办学形式的无痕对接,在课程教学层面上则需要内在衔接,这就需要“学习型教研组”——组内教师把学习作为生存方式,视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据实际,学校搭建出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初”衔接教研建设基本框架,建立了学习型组织;明确职责,确立规范,创设小初衔接的教学活动整合和保障机制,形成了“小-初”教研组共同愿景;同时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以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充分发展;修订教研组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职责;构建教研组常规建设机制,明确教研组研究目标和内容,找准衔接关键点;确定衔接教研要求,创设“小-初”衔接教学活动的运行机制,包括课程建设、教学质量、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等,实施教研活动主题引领、合作分享和研究反思机制;针对“小-初”教研组特质确定教学资源建设的衔接保障。建立以“合格-升格-风格”为目标的课堂研究与专题实验联动机制,多平台、多渠道打造教师专业发展通道。

 

七个打开:“小-初”衔接教研的实践研究

 

打破组织壁垒,形成人员的合作化

九年一贯“小-初”衔接教研组的组长是教师学科学习的引领者和负责人,需要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落实课题研究任务指导了解备课组活动,撰写质量分析报告,指导本组教师教学评比和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定期开展“小-初”教学衔接研究活动。作为备课组教师学习的带头人,组长还应对本组的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研究负责,明确每节课的目标和要求,设计课堂,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七个打开:“小-初”衔接教研的实践研究

 

衔接教研组为“小-初”衔接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在“小-初”教研组建设中,明确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教师的工作职责,能更好地落实衔接任务。

打破时间壁垒,搭建三段一体教研

九年一贯教育教学的无痕对接,首先需要打开时间的壁垒,打破原有定式,将九年时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通盘考虑,以期取得6+3>9的成效。因此可将其分为低中高三段:低段1-4年级为“童趣阶段”,中段5-7年级为“奋学阶段”,高段8-9年级为“志远阶段”。如此划分,主要是源于教育教学重点的变化:“童趣阶段”重点是启蒙教育,注重习惯养成,发展天性,珍视童趣;“奋学阶段”重点是衔接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培育学生成人成才的必备品格;“志远阶段”重点是成功教育,树立理想,克己志学,初步形成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三个阶段实现身心发展、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的对接。

 

七个打开:“小-初”衔接教研的实践研究

 

三段一体教研通过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让教学管理更加多元化,分段提高教学质量。

如:以CF学校数学衔接教研组为例,数学衔接教学设计要关注学段贯通和学段衔接两个方面,针对学段的教学贯通,要求教师教学设计要有针对学生差异性的分层设计:一二年级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中多安排一些适合低龄小学生特点的数学游戏活动;三四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计算及规范书写的习惯;五六七年级的教学设计偏重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八九年级的教学设计则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归纳、总结能力。

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课程的综合化

根据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特色,小学教研组中设语文、数学、英语和劳动、道法、音美、体育、信息科技八个教研组;初中教研组中设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劳、政史地、音美、体育、信息科技八个教研组,小与初相互对应,相互交融。九年一贯学校语数外教师偏多,因此可单独设置教研组,独立开展教研活动。其他五个教研组可以相互融合,协同开展。每学期每个“小-初”教研组须开展一定数量的学科衔接研讨主题活动,有效运行“小-初”衔接主题引领、分享和反思机制,开展细化课程标准、优化课堂教学和强化练习系统的研究。

 

七个打开:“小-初”衔接教研的实践研究

 

“小-初”衔接主题教研通过开展相关公开课展示等形式,使教师找准跨学科教学衔接的知识要点,通过各学科教师的相互交流加强衔接,打开学科壁垒,形成课程综合。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标,以重新设计课堂为纽带,以研究共同体为平台,实施教研活动分享衔接机制,分享教师间的合作与支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合作分享不局限于相同学科教研组教师之间,而是倡导跨学科主题教研,鼓励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多维度参加,有效促进教师总结和反思,把“小-初”衔接工作从实践上升到理论。

 

七个打开:“小-初”衔接教研的实践研究

 

打破课堂壁垒,促进育人的一体化

小初教研组开展合作研究、重新设计课堂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不连贯、知识出现断层等问题,而具体解决路径则是体现“小-初”衔接教研实效的重点。

教研活动主题引领衔接机制以问题为驱动、课例为载体。如:以语文学科“小-初”衔接教研为例:将语文“小-初”衔接教研主题分解为以下四个分题:语文课程标准“小-初”衔接、语文教学内容“小-初”衔接、语文教学方法“小-初”衔接和语文学习方法“小-初”衔接,教研组教师分别选取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实践。

教研组建设更需要高效的课堂教学,因此落实教学常规、抓好教学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因此学校提出“精准教、多元学、显性评”九字贯通式课堂教学主张,针对课程标准细化、课堂教学优化、练习系统强化三个方面,研制了《“CF新课堂”衔接教学指导手册》,开发了《“CF新课堂”衔接教学图式研究》,让九年一贯教学研究回到对知识结构的深度把握中去,回到对学生经验的动态关注中去,回到对师生情感的紧密交融中去,回到对学生行为的超越审视中去。指向学科育人的贯通式“CF新课堂”衔接教学改革实验,通过对“教、学、考、评、补”五步教学研究的落实细化,团队分工开展教学研究,为找准小初衔接切入点打下基础。

打破媒介壁垒,促进资源的信息化

“小-初”衔接教研组资源建设是教研组有效衔接的保障,合作分享是其有效途径和方法。在相同学科和不同学科之间须建立形成“小-初”衔接教学资源库,它包含教研组环境资源建设和教研组学习资源建设。

基于“SPOC”平台(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个性化在线课程)的教研环境资源和教研组学习资源,是教师进行有效衔接研究的资源保障,是教师拓展学习的时空和信息渠道,也是教师合作分享的平台。在课程架构、内容融合、评价导向等方面,“SPOC”平台可以提供全方面、多角度、贯通式的空间。借助SPOC平台,将各学科与“小-初”衔接教研组教师的资源和智慧整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小-初”衔接主题学习课程,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和现代化科技的个性化运用。它能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测——评——研”一体,学生可以参与在线讨论,完成规定的作业和测试等,达到相应的评价标准,实现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结果型评价和增量型评价。

“SPOC”平台让“小-初”衔接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超越时间、空间及个人,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七个打开:“小-初”衔接教研的实践研究

 

打破评价壁垒,促进发展的个性化

“小-初”衔接教研活动需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反思,以校内评价考核激励教研衔接,增强“小-初”衔接的有效性。

衔接反思机制将推进教研组对教学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与改进,借力合作衔接、指导衔接和实践衔接进行循环研究,强化衔接效果,不断改善教师教学习惯,推动课堂教学创新和教师专业发展。

 

七个打开:“小-初”衔接教研的实践研究

 

综上所述,学校应充分发挥一贯制办学优势,着力打造以衔接力和横贯力为主轴的“小-初”衔接教研体系,助力创设学习型教研组织,形成人员合作、资源整合、学科融合的一体化育人衔接思路,以此打通学段阻隔,创新衔接教研管理,变革贯通课堂,进而形成优良的衔接教研文化。

(作者:王红梅 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党总支书记)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