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媒体的形态越来越丰富,信息量和知识总量空前膨胀,然而,我们的耐心却越来越少了。从博客到微博,从公众号文章到网络段子、短视频,当习惯了咀嚼愈发简短的二手信息,在信息海洋里贪婪地搜索下一个精神爆点,我们已经很难沉下心来读一本完整的书。青少年正处在三观形成和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如果一味地放任青少年在网络上汲取未经筛选的片段信息,对其未来发展无疑是不利的。让青少年学会“整本书阅读”,特别是“整本经典阅读”,是当下人文教育的迫切要求。
“今天如何读经典”系列丛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勇和李春雨认为,经典阅读要将文学与人生结合,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将阅读与学习结合,明确“读什么”“为什么读”和“怎么读”。丛书以鲁迅、朱自清、汪曾祺和史铁生这四位被纳入中小学教材的现当代中国作家为主角,挖掘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寻找文学大师在当今时代的价值和意义。
碎片化时代下的经典阅读
《教育家》: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人们越来越多地依靠碎片化的阅读来获取信息,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刘勇: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不可遏制的趋势,但手机阅读永远不可能取代纸质书阅读。很多人对碎片化阅读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读了总比不读好”,但事实上“读错的东西还不如不读”。
碎片化阅读不仅仅在阅读的形式上与传统纸质书阅读不同,内容也有很大差别。一本纸质书尽管不可能一个错字都没有,但从写作、交稿、一校、二校、三校、总编审核,再到交给作者校对,对书稿质量的把控十分严格。一本书想要合格出版,它的错字率要在万分之一以下;想要获奖,错字率要控制在八万分之一到四万分之一。因此,一本实体书出现错误的概率是相对较小的。
而手机、网络上碎片化的阅读内容随意性很大,不仅容易出现错字和语病,内容也常常有很多错误,张冠李戴,文字与图片不匹配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碎片化的阅读就好比吃快餐,快餐的味道是不错,可以饱腹,也有一定营养,但人不能总依赖快餐。吃一道精致的、营养均衡的正餐与吃快餐有很大差别。
《教育家》:当青少年难以避免地在网络上以碎片化阅读的形式接触经典作品和作家,您认为这会对青少年的阅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身处碎片化时代,我们应该怎样阅读经典?
刘勇:零碎的阅读让人难以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无法进入深刻的情境。不少专家都曾批评过
碎片化阅读,北京大学教授彭小瑜曾说过:“如果我现在主编一份文学刊物,我愿意做的第一件事是批评碎片化、快餐化的网络文字和文学。网络媒体的现状让我觉得,那里还不能够产生我们可以流传给后人的厚重和正面的文化遗产。”
碎片化阅读最可怕的影响是让人失去耐心,对文字失去耐心,对思考失去耐心。网络平台发布的文章普遍篇幅不长,因为网络平台更加追求点击率,篇幅过长的话读者就没有耐心看下去,影响文章流量转化。这就使得读者习惯了简短的文字,而难以适应鸿篇巨制,所以仅仅是阅读一本完整的书都变得相当困难。当然,有时候简短的篇幅也可以蕴含深刻的思想,但大多数网络文章表述的内容和思想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长此以往,就会给深度阅读造成障碍,让人无法走向独立与深入的思考。
李春雨:面对信息时代,关键是如何利用好碎片化。碎片化阅读并非一无是处,在某些情境下,碎片化阅读能够不停地链接知识,活跃思路。在课程学习中,碎片化内容篇幅短小,阅读省时,能够更加便利地链接到相关知识点,带动青少年的丰富联想,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是有好处的。既然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当下的流行趋势,一时之间无法彻底扭转,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因势利导,一方面利用碎片化的优势,另一方面逐步培养青少年深度阅读的习惯。
阅读可以碎片化,但思考不能碎片化。知识的获取可以是零星的、见缝插针的,但对知识的整合、对阅读的感悟和体验应该是深刻的、系统的。在这一过程中,经典阅读可以成为从碎片化到整体化的重要媒介。阅读一部再长的经典作品,都需要分解为一字、一句、一段,我们可以利用打碎的时间阅读一部完整作品中的某几个篇章,阅读对这些篇章中知识点的分析和解读,分篇章地完成对整本书的经典阅读,在碎片化的时间中拼接起完整的文本。
今天如何读“经典
《教育家》:市面上的书鱼龙混杂,各种“经典好书”榜单层出不穷,学生、家长选书无所适从,您认为什么样的书是“经典”?
刘勇:我很少给学生开列书单,对经典的选取应该有自己的标准和判断。我认为经典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永恒的经典,一种是时代的经典,一种则是兼而有之的经典。永恒的经典是穿越时空的,这些作品探寻生命本质,直达人性深处。时代的经典在特定的时代能产生特定的效应,在当时为时代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新的时代风潮的涌起,人们渐渐失去了理解这些时代经典的环境。例如1933年《家》的问世让巴金在文坛声名鹊起,很多人都是受到《家》的影响走向社会,甚至走上革命道路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家》里那些人与事离我们渐行渐远,当时的震撼力也逐渐淡去。
还有的经典,既能在特定的时代产生特定的效应,又能够穿越时代,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五四”新文学作家最注重创新,同时又最注重传承;最强调立本,又最强调开放;最渴求自由,又最勇于承担责任;最深刻地批判社会,又最无情地解剖自己;最尖锐地揭露人性的丑恶,又深情地关注着人类命运的发展。他们的作品既是特定社会的产物,也是人生心血的凝聚。
《教育家》:经典常读常新,对您来说,重读经典有什么新的启示?而对于那些初次阅读的读者,又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
刘勇:经典是作者与自身的对话,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是读者与自己的对话,也是作品与时代的对话。
同一部经典作品在不同时代得到的评价是不同的,在今天重读现当代文学的某些经典作品,会有很多新的体悟,这些体悟不可避免地受到当下最新的时代主题与文化需求的影响。
经典作品像年轮,也像岩石层,时代的更替会带来层层叠叠的累积。对于初次阅读的读者,应尽可能地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只有抓住最初的那层含义,才能更为丰富、立体地掌握经典的全貌。
《教育家》:您认为导读性质的书籍,应该在阅读原著之前先读,还是作为阅读后的补充读物?
李春雨:不见得一定要先读还是后读。对于一部电影而言,先看影评还是先看电影,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作家和作品而言也是如此。通过阅读导读性质的书目,先对经典作家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悟,再去阅读经典作品,和读完经典作品再来读导读书籍,感受是不一样的。我想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导读还是书评,都不可能替代对经典作品本身的阅读。经典作品需要每个人的亲身阅读,只有真正地深入原典,才能有最为真实、深刻的体会。当读者读过经典作品之后再去看导读作品,然后反复地阅读、品味原作,既与经典作家对话,又与作品对话,也与其他作者对话,收获会更加丰富。
《教育家》:新课改提倡“整本书阅读”,关于整本书阅读“怎么读”,您有什么建议吗?
李春雨:当下的语文课本多对经典进行节选,这种阅读是残缺不全的,是存有遗憾的。新课改提倡“整本书阅读”针对的正是当下中小学生阅读的新情况、新形势。现在的中小学生面临更多的课业负担和网络诱惑,难以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编写这套书的目的就是要吸引青少年读者关注整本书,不仅关注作品,还要关注作家的人生经历。
我认为,提倡“整本书阅读”首先是要认识到阅读的价值和意义,不要为了应试去片段化地阅读甚至背诵名家名句,要发自内心地愿意读,相信阅读是自我提升的必经之路。
第二,要有耐心和恒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曾经对近3000名读者做过调研,得出一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红楼梦》高居榜首,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世界名著也都赫然处在前10名。而专家给出的“药方”则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唯有一字一句读下去!读书没有捷径,坚持才是真谛。
第三,要学会与经典对话。阅读经典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归根到底,是读者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作品。读不懂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作品,不是经典作品不够好,只能说明一般读者还缺乏与之相交流、相碰撞的生活广度与思想深度,缺乏应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积累。
(作者:李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