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地,构建全民生育保障制度、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普惠性婴幼儿托育发展、高质量养育与陪伴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探索“三孩时代”的科学养育,“2021 搜狐养育大会”于9月26日在北京举办。据了解,本次大会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指导,搜狐网、 搜狐母婴、搜狐教育主办,数十位权威育儿专家、知名学校校长、母婴行业精英参与了本次大会,针对儿童营养健康、儿童心理和早期教育、普惠性婴幼儿托育发展等问题建言献策,共同探讨科学育儿。搜狐网副总编辑、搜狐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晏成,搜狐教育、搜狐母婴主编郭晓燕出席活动,中国关工委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邬明朗、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戴耀华、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卢勤、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昱鲲等嘉宾就“三孩”养育问题发言。
新养育时代,构建新型家庭养育关系
“把属于孩子的还给孩子。”会上,晏成提出家长在培养孩子人格、能力时要剥离功利性、短视化思想,回归到追求孩子身心、智力全面幸福发展的整体性上。“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和“桥梁”,以身作则或为孩子树立生活中的学习榜样。”
邬明朗发表主旨演讲《与时俱进,谱写养育事业新篇章》,提出我国现在处于人口增长的拐点,育龄群体规模持续缩减,年轻一代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养育成本的提升,加速了‘少子化’的到来。”邬明朗认为,民众消费观念的升级、出生人口数量下降、养育业态之间的互相融合,共同推动并加速了养育产业的变革步伐。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从业人员应着力构建和打造养育行业新生态体系协同发展,共融、共荣、共生,与时俱进。
一千个家庭有一千种家庭教育,完美的家庭教育模板并不存在,该如何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针对这一问题,著名儿科专家戴耀华发表主题演讲《儿童早期发展的现状和展望》,提出在生命早期1000天,即从怀孕到2岁期间,母婴营养和养育环境将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到决定性作用,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他提出,儿童早期发展并不等于早期教育,儿童早期发展是一个整体性观念,从零岁至6岁,涉及产前/产后保健、营养、潜能开发、学前教育、情感关爱等方面;儿童早期发展则包括卫生、教育、营养、环境、保护五个方面,需要政策、服务与设施、社区与家庭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卢勤就儿童成长问题发表主旨演讲《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精彩,“优秀”是互相比较出来的,精彩才是每个生命的独特绽放。“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很可能源于父母总说‘看看别人家孩子’,它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卢勤认为,孩子的好奇心和热爱非常重要,如果缺乏赏识与鼓励,就会没有成就感。“‘我能行’三个字是父母在养育孩子中,送给孩子人生的第一份礼物。”
赵昱鲲就“自主学习”话题进行了分享,提出技术的进步让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职业在未来面临消失,因此家长不能只让孩子学习知识,而应引导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赵昱鲲还介绍了自主学习的“三大误区”——自主学习就是“不要喊妈”;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学习;孩子不可能自主学习。还介绍了还有自主学习的“三大杀手”——全程监控、负面反馈、跟别人比较。“如果能够与孩子们一起避开这些误区,就能帮孩子学会自主学习,让孩子获得生长的力量。”
中科院心理所医学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博士后罗静在演讲中提出了“顺性教育”的概念,她认为人格中最重要的两种成分分别是气质与性格——气质是先天的,基因的特质会影响孩子的表达;性格在更大程度上则是后天养育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给孩子充足的责任感,让孩子更自在、自洽,内心更丰盈。“我所说的‘顺性教育’核心就是要尊重孩子本身的气质类型,提供恰如其分的环境养育,能够形成健全人格。”
大会期间,青年科学家、火箭总设计师杨浩亮发表了主旨演讲《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提出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儿童时期的引导非常关键。杨浩亮认为,一个人的成长,与其不断学习和反思息息相关。“一个人在职场上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小时候的教育,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圆桌讨论环节,卢勤、赵昱鲲、罗静、杨浩亮就“双减”后的家庭教育问题、亲子沟通技巧、孩子性格塑造、儿童逆商提升等话题进行了讨论,共同为家长支招,解决家庭养育难题。
传授科学养育知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养育焦虑也越来越多。从怀孕、出生再到上学,每个阶段的家长似乎都焦虑。那么如何跳出这种局面,在新时代下“顺势而为”呢?
针对这一问题,知名产科专家、原积水潭妇产科主任、 美中宜和妇产科特聘专家李少芬发表演讲《三胎政策下:对高龄产妇新认知》,提出40岁以上女性在生育时具高危风险,如果想在35岁以后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就要从三方面做准备:首先是心理准备,家庭意见必须要统一;其次是经济储备,因为生孩子会增加一定开销;第三则是身体准备。“希望三胎政策放开以后,每一个大龄妈妈都可以在医生的专业呵护和亲人的关怀下,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
宝宝由于身体的免疫力较低,极易过敏。北京儿童医院儿科主任秦强在会上表示,过敏反应并非一成不变,可能会随着年龄和生长环境变化而改变症状。在初期,过敏多为消化道反应;随着年龄增长,消化道过敏越来越少,呼吸道症状越来越多。秦强认为,过敏预防可以分成三级。一级预防是事前避免过敏发作,但不一定见效,因为无法判断过敏发生时间。二级预防是已经致敏的个体,在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之前进行干预,以减轻过敏反应带来的伤害,延缓并发症的出现。最后是三级预防,对已经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积极识别、恰当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过敏疾病的发生。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国家高级营养讲师王斌发表主旨演讲《营养素补充,食补其实并不难》,表示合理食补即能满足营养需求,提出家长在喂养过程中存在三大常见误区:第一是每餐定目标,若实现不了,妈妈焦虑、孩子也不好过;第二是孩子不吃的食物就扔掉,永远从饭桌上消失;最后一个误区是盲目服用补充剂。“家长在喂养过程中若能避开这三大常见误区,就能满足孩子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王斌说道。
在圆桌论坛环节,李少芬、秦强、王斌以及知名母婴护理专家、畅销书作家席雪就高龄孕产妇孕期营养与筛查、产后产妇和新生儿护理、小儿免疫力和过敏、婴幼儿微量元素补充等问题进行了分享。
汇聚行业顶尖资源,助力科学养育事业发展
学习科学可以帮助孩子们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培养学生广阔的认知视野。为了拉近孩子与科学的距离,搭建起科学家与孩子们的桥梁,搜狐教育、搜狐母婴联手打造《神奇的科学》栏目,邀请顶尖科学家作为主讲人,分享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科学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思辨性思维能力等未来人才应该具备的素养。本次大会期间,《神奇的科学》正式发布,《神奇的科学》栏目的首位嘉宾、中国科学院空天飞行科技中心总体部主任史晓宁带来了主题分享。搜狐教育、搜狐母婴主编郭晓燕,青年科学家杨浩亮,航天科普作家顾路琰共同见证了栏目的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