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第三届 SEE 大会举行:聚焦行业热点,共谋未来发展

时间:2021-10-19作者:刘秀萍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2021年,教育行业多维重塑。在此背景下,从业者们将如何应对?10月17日,教育领域的重量级大会——2021 SEE教育服务共建大会(以下简称“ SEE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第三届 SEE 大会举行:聚焦行业热点,共谋未来发展

 

本届SEE大会以“顺势发展·同向同行”为主题,大会邀请了业界专家、学会领导、学者教授莅临现场,进行政策动向权威解读;大会汇聚了行业中坚力量畅谈未来;大会链接了多重外部生态,回归教育初心,共建共谋发展新趋势。今年的SEE大会有超千家全日制学校和教培机构代表参与,大会以4大主论坛,8大分论坛的形式开展,参会嘉宾围绕中小学教育、国际化、教师发展、美育、体育、实战转型、经营管理等主题展开讨论。

 

第三届 SEE 大会举行:聚焦行业热点,共谋未来发展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新政引发教培行业大变局,国家层面透露的风向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出重拳、出实策,让教育回归公益属性,让教育主阵地回到学校,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

 

第三届 SEE 大会举行:聚焦行业热点,共谋未来发展

 

在此背景下,SEE大会邀请到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院长王本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潘公凯等专家为参会者进行政策动向权威解读,畅谈行业热点与未来。

孙霄兵表示,目前,我国的教育进入发展新阶段,“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最鲜明主题。立足当下,以“双减”政策为代表,一系列重塑教育生态的变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不管是夯实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还是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解决教育领域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都需要传承师者精神,需要广大从业者的认同、支持与付出。

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组成部分,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与公办学校一样享有同等权利。但民办教育是公益事业,不能资本化、商业化、市场化。同时,校外培训机构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为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兴趣特长提供服务,如提供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科技等个性化资源,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

在王本中看来,个性化教育需要打破“唯分数论”。“在分数的衡量下,有些孩子莫名其妙地被淘汰了,被认定为败在起跑线上了。其实,教育是个大长跑,是一生的长跑,哪有什么起跑线?”王本中说道。

当前,受部分政策的影响,艺考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关注。SEE大会现场有许多观众是来自素质类特色机构的负责人。对于素质教育未来的发展重点,机构尤为关注。素质类机构应该怎样培育人才?应该如何参与?潘公凯主张中国的艺术不需要刻意追求所谓的“走出去”,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很有必要,因为在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差异,从而弥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

 

第三届 SEE 大会举行:聚焦行业热点,共谋未来发展

第三届 SEE 大会举行:聚焦行业热点,共谋未来发展

 

大会现场,校宝在线发布了“校宝教培操作系统11”(以下简称’教培操作系统’)。校宝在线COO邹依依说道:“这套教培操作系统,是根据市场变化应运而生的下一代教培产品,是更轻巧的教培数字化操作系统。”同时,校宝在线公布了“双百公益“计划,即未来将帮助100所中、小学实现教育信息化,捐赠100套系统;链接100所中、小学校长提供近100场线下培训。通过“双百计划”,校宝公益将携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链接多地教育资源,为对口需要的中小学提供免费的系统使用权,利用“数智”化助推教育公平。

 

第三届 SEE 大会举行:聚焦行业热点,共谋未来发展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