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项情感实践,情感渗透在教师工作的每个环节。2021年10月31日,第七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分论坛“整饰与表演——教师情感多样态实证研究”在北京金龙潭大饭店成功举办。分论坛采用线上直播与线下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田国秀和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教授尹弘飚共同主持。
论坛聚焦教师情感主题,围绕初任教师、英语教师、心理咨询师、农村幼儿教师等不同群体的情感劳动,呈现多个研究团队基于定量研究、质性研究、混合研究方法的研究案例与成果。
田国秀教授作开场报告——《“为承认而斗争”:初任教师情感劳动的动机探究》,基于对14位初任教师的访谈,就初任教师情感劳动的四种动机——物质型动机、专业型动机、表现型动机、慈善型动机进行剖析,指出教师在国家、学校情感规则面前,不是消极被动、听之任之的,而是通过协商性表达、选择互动模式、协调人际关系、把握教学主权、展示自我能力、坚持专业追求等方式,表现着对情感规则的主体性内化。
随后,与会者围绕《中学英语新教师情绪劳动策略案例研究》《中国高校心理咨询师的情绪调节策略研究》《反思教师情绪劳动的理论基础:贡献与局限》《教师情感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等主题进行了报告。其中,多人在报告中谈及教师情绪劳动的三种策略——表层扮演、深层扮演、自然表现,并分别针对自己的研究主题作了阐释。
当课堂上多名学生同时举手时,教师如何决定让谁发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青年学者郑艺璇从现实情境出发,围绕“教师想要促成什么样的课堂印象”和“教师如何因人而异调整教学决策”两个问题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受访教师普遍期待有效、公平、有序的课堂。为实现自己想要达成的课堂效果,教师会有目的地挑选合适的“观众”进行发言,如经常举手的学生、不举手的学生或偶尔举手的学生。研究者认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对课堂有不同的影响,教师要因人而异地采取对话策略。例如,不举手、就在下面讲的学生,会挑战公平、有序的课堂印象,教师要根据问题难度匹配学生,引导学生向“官方剧本”靠拢。总体而言,那些能够促进“舞台表演”的观众往往会被允许进入课堂对话,成为演出的一部分;而那些可能影响到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观众则很可能被忽略,甚至成为被隐匿的对象。
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发起、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主持,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十余位学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