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青少年的“破圈”成长

时间:2021-11-23作者:柏悦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形成固定“圈子”的地位逐渐弱化,网络圈层化交往呈现出勃勃生机,占据主导地位。青少年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话语模式和社会关系建立关系,形成了网络虚拟社会中诸如如网游圈、电话手表圈、饭圈、设圈、娃圈、Cosplay圈、盲盒圈等各类小圈子社交。在网络中的这些“小圈子”中,“志同道合”的圈友以匿名的形式进行交流互动,身份的模糊化造就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青少年可以在里面敞开心扉,表达自我,追求个性,不用顾虑会给在现实生活带来影响。“小圈子”是青少年自身情感的承载地,能够满足个人社会交往的心理需求,从中获得存在感、认同感、归属感。然而,圈层文化的畸形发展也引发诸多问题,造成许多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要引领青少年摆脱“小圈子”的束缚,保证青少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破圈”成长。

“小圈子”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侵蚀主流文化,扭曲价值观。圈层文化不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这些主流文化作为自己文化认同的唯一标准,更多的则是把以兴趣爱好和情感体验为基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亚文化作为自己文化认同的准则,文化认同更加多元化。在圈层里,青少年对符号重新编码,改写、延伸甚至颠覆社会主流的文化框架内的话语规范,形成独特的网络语言体系和文化。但是,圈层文化背后是资本,为了追逐利益,“圈子”被不断地炒作和“营销”来博取流量,鼓吹“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在价值判断、信息判断、自我行为确定等方面的能力较弱。在资本的操弄下,青少年容易陷入商业化的泥潭,背离社会主流文化,形成扭曲的价值观。

陷入“信息茧房”,引发群体极化。在大数据的发展下,“算法”收集、分析用户的兴趣信息,可为用户精准“画像”,推送个性化内容,无形中用户就会陷入“信息茧房”。在“信息茧房”的桎梏下,处于圈层内的青少年能浏览和接触到的都是同质化和封闭式的信息,将自己“囚禁”在自身构筑“信息孤岛”之中。长此以往,青少年也只愿意接受与自己价值观相符合的信息,过窄的信息面容易使青少年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并可能变得偏激固执,盲目自信,无法理性地看待、分析、决策事情。如有的明星人设崩塌,面对种种石锤证据,粉丝圈依旧力挺自己的偶像,为其洗白。不同的“圈子”的信息传递方式和话语体系不一样,文化认同也有差别。各圈层之间相互排斥,缺乏互动交流,价值观念向佐的“圈子”之间甚至相互抹黑、拉踩、谩骂,催生网络暴力,加剧群体极化。

疏离现实社会,阻碍人际交往。与世俗社会相区隔的圈层为青少年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圈层中青少年感觉到被尊重、被认可,极大满足了他们内心对情感价值的强烈诉求,因此圈层具有很强的“粘性”,青少年很容易沉迷于此。青少年长期着眼于圈层之中,在虚拟的网络中进行社交,慢慢地就习惯了用网络语言表达自己的状态,不愿意与现实生活中“话不投机”的亲朋好友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导致疏离现实社会,社交能力萎缩。青少年长期依赖网络交往,尽管他们可以在网络中十分活跃,侃侃而谈,但是由于人际交往经验贫乏,在现实中与人交往时就变得沉默寡言,害怕与人交谈,在公共场合讲话时支支吾吾、语无伦次。现实社会与人交往的不愉快经历会造成青少年更加恐惧、厌恶和排斥社会交往,转向网络交往寻求心理的慰藉,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青少年“破圈”成长的引导

融入圈层,以主流价值引领思想方向。作为趣缘群体的“小圈子”有自己专属的语言和符号,如“二次元”中的“ky”、“FFF团”、“现充”、“牛头人”等圈内术语,不懂这些“行话”的“圈外人”无法对其进行窥视和干涉。教育工作者想要知道青少年的所思所想,就必须打进“圈子”内部,融入圈层之中。平时,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接触了解圈层文化,学会使用圈层内的网络语言、能够接住相关的“梗”,只有这样才能和“圈内”的青少年说上话,拉近距离,从而进行引导教育。在进行思想引领工作时,教育工作者要纠偏青少年的错误价值观念,让其向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主流价值观靠拢。除了通过举办班会、辩论赛、演讲等一些常见的活动进行主题教育之外,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媒体技术素养,开发利用圈层文化资源,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筑牢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用动漫的形式、诙谐轻松的语言来展示革命先烈们的艰辛历程,立即就会让严肃枯燥的说教变得有趣起来,青少年也更加易于接受。此外,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在圈层内的有一定话语权的优秀青少年来宣传主流的价值观,例如推荐《国家宝藏》等主流节目,同龄人之间相互沟通,经验分享会使观念更容易被影响。

走出圈层,提高人际自我关系效能感。青少年沉迷于“圈子”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现实生活人际交往的恐惧和厌恶。一些教育工作者错误地认为让青少年走出圈层就是拒绝青少年接触网络,这种“围堵”的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要根据青少年是心理特点进行引导教育。如今很多青少年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知,有的自卑心理严重,在人际交往中没有自信,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有的则自私自傲,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在人际交往中不尊重他人,难以与人和睦相处。克服青年“圈层化”,引导青少年走出圈层的重要内容就是要让青少年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提高人际自我关系效能感。人际自我效能感是指自己在不同的人际交往情境中掌握恰当而有效的交往技能, 并达到一定交往成效的自我评价。教育工作者不能将关注点只放在学习成绩上,多青少年沟通交流,帮助青少年正确认知自我。定期对青少年进行心理测评,通过心理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及早发现极端心理现象并进行干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自卑心理严重的青少年多给予鼓励赞扬,对于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青少年要给予教育引导。为提升青少年人际自我效能感,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向青少年传授社交技巧,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开展例如运动会、黑板报等团体活动创造社交环境,增多青少年之间与他人的交往机会。

扩大圈层,加强现实社会联系。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青少年想要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就要从跳出网络虚拟圈,强化与现实社会的交流与联系,扩大自己的圈层。当前的教育主要以升学为主,学生大部分时间被学习占据,鲜有社交和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教育工作者可以多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使得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场域由线上转为线下,打破“信息茧房”效应。如可以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让青少年“走出去”。在研学旅行活动中,青少年不仅进行游览参观,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考察、调查访谈,在真实情境的体验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合作、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提升,实现全面发展。另外,班级是青少年主要的生活空间,也是一个小社会,在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创造良好的班级社会环境,为青少年搭建“社会化”平台。多举办一些辩论、小组学习等团体班级活动,组织学生交往,协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能够满足个体所具有的强烈的团体归属感的需要, 使他们在情感上得到同伴的支持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班级中如若同学之间关系亲密、团结友爱,能够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青少年则会乐于走出虚拟的“圈子”,在现实生活中社交。

(作者:柏悦)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