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张其成:让好家风滋养孩子心灵

时间:2022-01-25作者:姜乃强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张其成:让好家风滋养孩子心灵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创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易学与儒释道医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张其成中医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12届、13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张一帖”医家第十五代传承人。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家训是一种无声的嘱托,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的行为准则和传统风尚,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之际,就家风建设的相关话题,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创院院长张其成教授。

什么是家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今我们该如何看待家风?

在张其成教授看来,家规是家庭对孩子的约定,是一种刚性的要求,是需要孩子去遵循的。人们遵循这种硬性的规定形成的风尚,会成为一种精神风貌或风气,这样的风气虽然偏于软性,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与孩子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这就是家风。好的家风将使孩子终身受益,成为一种潜意识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家庭教育是一种从起点到终点的全程教育、终身教育,儿童时期所受的家庭教育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展开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以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方式来实现的,表现为传世的家风、家规与家训。从古至今,凡是能够传承不衰的家族,都有自己的家庭教育文化。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谈及自家的家规家训,作为“张一帖”医学世家后人的张其成教授表示,张家这十六字的家规已传承了数代人。在张家,孝字当先已经成为一种风气,逢年过节孩子们都要来到老人身边。十年一大聚,五年一小聚,寒暑假孩子们都要回来陪伴老人,这在张家已经形成惯例。

这十六字的家训家规,是“张一帖”医学世家传承数百年的精神内涵的最好概括与总结。有赖于这样的塑造人格、净化人心、强调道德的家训,张氏子孙造诣颇多。而“张一帖”医学世家能够传承数百年而不衰、繁荣发展,与张氏家庭在家训家规教育下所形成的家风、家德是分不开的。

如何涵养好家风?

2021年11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京举行,安徽名医张舜华喜获殊荣。这位老人以超过半个世纪的精诚大爱和对家庭的坚韧付出,为世人留下了一段“孝女香”的传奇。张舜华是谁?她是张其成教授的母亲,一位培养出四位博士生导师的母亲,已故“国医大师”李济仁的妻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的传人。

“母亲经常义务给病人看病,这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谈及涵养好的家风,张其成教授表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之大,而且身教要胜于言传,父母润物无声的行动引领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形成一种潜意识的东西。

张其成的母亲张舜华年幼时,家中唯一的哥哥不幸早夭,父亲张根桂忧心家族医学后继乏人,加之诊务繁忙,身体每况愈下。时年不满10岁的张舜华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做饭、洗衣、砍柴,照顾父母和妹妹。由于善良孝顺,张舜华被当地乡亲们誉为“孝女香”。

在张其成的记忆中,母亲背着他们爬行在崎岖的山路上去出诊的景象,仿佛就在昨天。当时尽管条件艰苦,但是穷人来“张一帖”看病,父母不仅不收诊费还会免费送药。令张其成印象深刻的,是自家门前的一口大缸,夏天父母会放些解暑的药茶给乡亲们饮用,冬天则为乡邻们施粥,为乡亲们送去温暖。

如今,他的母亲已经89岁,依然坚持为群众义诊,还拿出个人积蓄捐建了新安国医博物馆。“趁自己还能动,再为社会做些事”。张其成告诉记者,这是他母亲常说的一句话。而正是张舜华的这种言传身教,在其子女的成长中发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作用。

家风比分数更重要

盼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出人头地,这是如今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盼。面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这种重成才轻成人的现象,张其成认为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好家风是记忆、是烙印,可以影响孩子的未来,家风涵养比追求成绩更有意义。”

《孟子》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说明家庭建设与整个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家有家规、家有家德、家有家风,以家为载体,在家庭教育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如今的社会变得非常重要。张其成认为,家庭教育要注重引导孩子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人生在世不能只是为了钱与名,更要有信念与理想。

张其成以孔子为例说,幼年丧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乃人生三大不幸,孔子几乎与这三个人生中难以承受的痛苦撞了个满怀,但孔子却能快乐生活,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能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孔子在30岁时就对天下一些重大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积极投入政治活动,55岁周游列国被人们誉为美谈。

如今,人们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过度追求孩子的高分,过度开发儿童智力,这些做法是不可取的。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学习好,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但当孩子们真正拥有了这些之后,生活也许并不快乐。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培养孩子不急躁、不焦虑,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非常重要。

张其成认为,成功不是有了多少钱,而是找到了人生目标,并能努力去追求。作为家长,要了解尊重自己的孩子,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对于孩子来说,高考没考好,考不上好大学,同样可以大有作为,要尊重激励孩子的选择成长,为其找寻适合的发展之路。

家风是孩子的起跑线

许多家长有这样的观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他们争先为孩子抢拼优质教育资源,学区房、好学校、好老师、补习班等,成为他们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砝码,从而导致孩子不堪重负。“起跑线一旦被限定为知识,人生就会被其所累。”在张其成看来,家风与家长的格局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特别重要。

面对家长们“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张其成认为“人的一生更像是一场接力赛跑”,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是孩子人生赛跑中最重要的交接点。因此,要让孩子跑得更快乐更轻松更久远,父母需要为孩子考虑周全,未雨绸缪。孩子的起跑线不应仅仅是名与利,而是家长的修养与格局,父母的思想高度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出路。

张其成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家就有家风。从世族大家文字化的家训、家谱,到普通百姓家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家规、家教形式不同,传递的都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对孩子未来的成功与否、家庭生活环境的建设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家风实质上是一个家庭内在的精神动力,更是生活在其中的每个家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好的家风,对家人特别是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的养成等会产生积极影响,好家风是家庭的无价之宝。一个家族如果能人才辈出,与家族的良好家风传承不无关系。

张其成表示,家风是无言而最直接的教育。现在很多父母抱怨教育不好孩子,总是一味地在孩子身上找问题,却忽视了对自己的反省。一些家长总想着孩子能博览群书,自己却一直玩着手机;总想孩子刻苦努力,而自己却好逸恶劳。“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父母的格局才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

张其成认为,对于一个家族而言,家风才是立足之本,因为家风家德是家族的根,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是文明的延续,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家教与门风,给予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让好家风伴孩子快乐成长

张其成认为,在家庭教育中,不仅要引导孩子孝敬父母,更要引导他们热爱祖国,引导他们以自己所学回报祖国与社会,让孩子快乐成长。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非常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张其成教授创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学发展基金,传播国学,弘扬国粹,并面向学生与家长举办《论语》夏令营及免费的线下线上讲座,广受社会各方赞誉。

张其成教授在多种场合,身体力行倡导“国学教育应伴随孩子的一生”,因为学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是铸魂的,能起到修心的作用。他认为,国学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教育,更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人生观的教育、日常行为方式的教育、道德伦理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国学教育重在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与创新思维,学习国学不可以为了应试。当然,孩子国学学好了,语文成绩肯定会提高。但如果国学教育以知识为导向、以考试为目的,这种学习就会变成痛苦的事情了。在近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张其成教授多次提交了有关在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的提案。

“国学教育的目的重在培育健全的人格。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是自信的、快乐的,有人文精神的。如果一个小孩子不会笑,是很可怕的。为什么不会笑?是因为心中没有温暖。为什么没有温暖?是因为心中没有阳光。为什么心中没有阳光?是因为心中没有爱,既没有得到爱也不会给别人分享爱,所以他不快乐。”张其成说。

人可以没有知识,但是不能没有快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国学就是建构精神信仰,是为了修心。心修好了,人格健全,就会快乐。为此,张其成教授建议,在家庭教育中应注重国学教育的知识传播,让孩子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信仰,在寓教于乐中感受快乐、幸福成长。

(作者:姜乃强)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