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教育的限度与家庭的期望

时间:2022-01-25作者:范皑皑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教育的限度与家庭的期望

范皑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培训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编辑部副主任,副编审;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创新、家庭教育、学生发展与职业规划等。

 

谈及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人会用到“焦虑”这个词。其实教育的焦虑不独中国有,东亚文化圈层中的国家及其家庭亦然,甚至美国家长也经历着焦虑。中国有“鸡娃”的“虎妈狼爸”,美国有“温柔而坚定”的“直升机父母”,不管他们的心态如何,都会传递出一种可能引发其他家长奋起直追的焦虑。

其实客观而言,焦虑并不是一个完全的贬义词。北京师范大学张继明教授指出,只要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抱有期待,并想为之努力,其在某个阶段就可能存在焦虑。焦虑分为功能型焦虑和失功能型焦虑,适度的焦虑有利于个人集中精力,增加时间和资源投入,产生积极的影响;过度的焦虑可能导致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失衡而引发不良结果。如果焦虑情绪可以推动问题的解决,这种焦虑就可能转化为动力;反之,则可能成为阻力。所以,在过度与适度之间的“度”的把握,尤为重要。本文关注的主题并不是焦虑,而是这个度——教育的限度,这个度明显与家庭的期望有关,也必然会影响家庭的教养方式。

教有限度,家有使命

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8万人,虽然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在50%以上,但是真正能够进入“双一流”大学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对于著名高校的追求代表了大众对优质的高等教育机会的渴望。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教授提出了教育中的两个类型化关键词,“博放教育”和“精约教育”。她认为,精约教育的精髓是严格选拔和训练,信奉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通过精确计算学生的每一份投入,把学生和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变成以分数衡量的教育产出。所以教育系统内会出现很多军事化管理的高考工厂,这样的组织把学生的吃饭和休息时间计算到分钟,实施的策略是题海战术。博放教育宣扬的是解放学生,给学生减负,要素质而不要应试,尊崇的是个人主义,实现每个人独有的价值,接受无序和无纪律。

现实中,这两种理念常常嵌套在一起,高考工厂为人所诟病,所以一些名校实施教改,期望通过快乐教育释放学生的无限可能。而背后的故事是,“双减”之前,学校的博放程度依赖于家庭与校外的精约训练;而“双减”之后,家庭的教育指望全数回归学校,而学校教师难以负荷更多课外的监管、辅导、提升,学校教育的限度更加明显地暴露无遗。家庭的教育焦虑,从面临太多选项的“无从选择”,演变为一切补习机构关停后的“无可选择”。于是,家庭教育的限度被放大了,有钱无闲的家长不能通过市场化方式购买服务了,而需要半推半就成为教育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和“双减”政策的落地,从两个方面同时验证了家庭和家长势必躬身入局,参与子女的教育,而且家长的地位无可替代。

育有常法,唯学是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家长是教孩子扣第一个扣子的人,所以需要家庭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认为:经济学是一种用于分析人类行为的工具。人们在环境施加的约束之下,尽最大的可能实现他们的目标。父母的目标是孩子的幸福与成就,同时,父母面临着一些约束:预算约束、时间约束、知识和能力约束。预算约束指家庭的收入和财富,决定了家庭能投入子女教育的资金量;时间约束指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长短受到其工作性质等的限制;知识和能力约束指家长受到自身专业知识储备的限制,不一定懂得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进而可能不懂得如何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

为了克服知识和能力上的约束,家长需要学习。如果说父母也是一种职业,那么这种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是,大多数人都是无证上岗、全年无休,并且只要上岗就要尽职尽责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很难想象在现代专业分工的社会中,哪个需要复合技能的职业没有系统的岗前培训,也很少有在职培训。所以,家长需要通过学习来合理化家庭教育的预期,同时通过掌握教育规律,在教育的限度之内为孩子做好规划,给予孩子适度的土壤,让他们生长成为自己优势禀赋的独特组合体。如果只是关注竞争,那么家庭对子女学业的期望注定会遇到天花板,因为竞争是有游戏规则的,而教育的力量是有限度的,如果要100人横向竞赛,注定有99人都没法成为冠军。

四时有序,不可超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格赛尔通过研究儿童的神经运动发展,提出了“成熟势力说”。他的实验发现,受过训练的儿童在一段时间内虽然超过未接受训练的儿童,但是达到某个年龄之后,一旦没受训练的儿童接受同样的训练,那么他们马上就会赶上前者。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一定阶段性,需要遵循发展规律,不可超越阶段。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给予孩子后天训练需要结合其当时当刻的先天禀赋。对于教育者而言,需要考虑的永远不只是要给予孩子什么教育、训练、引导等,而是在什么时候给予孩子适合的教育、训练、引导等。也就是说,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从宏观视角理解,人的成长如同四季,可以把婴幼儿比拟为冬季,青少年比拟为春季,青壮年比拟为夏季,中老年比拟为秋季,四季如同一首歌陪伴了人生的各个阶段和跨越。从微观角度理解,孩子生长的每一个阶段也有四季,他们在每一阶段的成长都经历了从酝酿、萌发、生长到收获的过程。更进一步,具体到孩子成长的每一年,也有伴随四季的不同变化,家长和教师时常面临的是身体和心智变化中的孩子,更需要理解每个季节的特点和孩子发展的关键词。在冬天为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酝酿一切可能;在春天呵护孩子的兴趣,为他们的萌发提供希望;在夏天鼓励一切大胆、自主、稳健的探索;在秋天欣赏他们一点一滴的收获。

四篇为韵,三章有律

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家校共育的四季理论,并根据孩子在四季发展的特点设计了家校共育课程,一年课程有冬酝、春萌、夏长、秋收四篇,一篇有三章,如同一曲四季歌,隽永悠扬。

冬季是睡眠的季节,是酝酿的季节,也是沉淀的季节。冬季的睡眠是为春天的勃发养精蓄锐,冬季的酝酿是为夏季的成长储备能量,冬天的沉淀是为秋天的收获储藏果实,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所以冬酝中的关键词是:健康的体魄、诗意的生活以及平和的心态。蔡元培先生提出“健全人格,首在体育”,要为未来积蓄能量,首先要锻炼健康的体魄,好的体魄是健康快乐生活的前提。运动不仅仅是增强孩子体质的好方法,也与孩子的认知发展和品格形成密切相关。冬酝篇关注的第二个要素就是诗意的生活。“教育即生活”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名言,这句话中包含了对教育过程的关注。生活中的亲子相处,也是父母通过塑造孩子的价值观来影响他们行为的好时机。冬酝篇关注的第三个要素是平和的心态。儿童心理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教育者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认识了这些规律,才能有平和的心境应对多种多样的意见分歧甚至是冲突。

冬酝之后是春萌。在了解了如何为孩子塑造强健的体魄、塑造孩子对诗和远方的向往,以及尊重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之后,春萌篇探讨了孩子萌发时学校、家庭要做哪些准备,其中最根本的是要传递科学的方法——科学的家校沟通管理、科学的家庭投资和资源配置管理、科学的时间管理和自我驱动。所以春萌的三章分别从学校管理、家庭规划和科学方法展开。学校要走出物理上和心理上的围墙,建立与家长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家庭从规划的角度出发,关注考试制度、教育体系改革等,合理规划预期,帮助孩子形成适合的生涯规划方案。同时,学习认知发展也有规律可循,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当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不是学习资源,是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不是学习投入,是拓展思维的方法而不是考试的训练。家长和教师都应该从方法论着手,掌握学习的规律。

夏长篇的关键词是理解、重塑、迭代。家长和学校要共同帮助孩子建构强大的内心,正确认识成功和失败。有人说,我们的学校不应该教孩子如何取得成功,而应该告诉孩子如何接受失败。因为在未来面对的事业和生活中,失败是家常便饭,成功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要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这揭示了既往追求卓越的教育目标下,人们可能存在着对于卓越的片面理解。因此,家长要对自我的情绪、自我的角色、亲子中的态度形成新的理解,教师要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未来教师角色、未来学生及其家庭需求形成新的理解。孩子的成长季节同时也是家长和教师的成长季节。学生要在暑假重建规划、信心与勇气,家长要在暑假重塑地位、心态与信念,教师要在暑假迭代理念、认知与方向。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拓展的季节。秋季篇关注的收获中不仅仅有学习成绩,还有能力发展和社会情感。相比于成绩,多元能力发展对于应对未来和创新而言可能是更重要的,音乐鉴赏、审美旨趣、动手能力、劳动技能等都是非常重要而往往被忽视的能力。社会交往是学生求学阶段最重要的需求,交往发展的情感包括亲子、师生、同伴等,而这些情感的健康建立影响着他们的社会性发展以及对未来的态度。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万物伊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生命的历程也经历了一个从“一点希望”到“寄予厚望”的过程。每个人在被父母长辈所知即将降世以来,就开始被不断地期望,每个母亲在怀孕的时候都曾默默祷告“只要他(她)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就满足了,别无所求”;看到新生婴儿健康的面庞,母亲内心萌发了新的希望“他(她)越长越漂亮就好了”;再后来,随着孩子以成长中的点滴进步给家人带来欢乐,母亲又会希望“他(她)越来越聪明”。生命带给家长的惊喜越多,家长的期望就会越高。

但大多数孩子的成长又会经历一个从“无限希望”到“有限可能”的过程。教育是有限度的,根本的原因是受教育者的精力和潜力也是有边界的。在高度筛选的社会环境之下,教育可能被异化为社会筛选的工具。“小镇做题家”成为“文凭社会”中脱颖而出的代表,在脱离乡土社会的同时,也脱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成就不是标准化考试能够定义的,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持续学习的动力。对于同样一个成绩的解读,包容的家长读出了孩子的进步,焦虑的家长读出了孩子的差距,前者是与自己比,而后者是与别人比。

每个人都是一个特别的个体,教育应该给予他们适宜的土壤,让他们长成自己应该有的样子,学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亦然。用“诗歌”浇灌的种子就会长出浪漫,用“担当”培育的种子就会长出大气,用“智慧”浸润的种子就会长出卓越。生活的智慧被人们称为“阅历”,而“阅”包括了书本中的阅读和书本外的经验。陪伴孩子谈古论今,是从他人生活中获得自己的意义;陪伴孩子吃喝玩乐,是从天地课堂中获得对万物的认知。家庭对教育的参与,亲子共读历史和共赏风物是从根本上还原教育的诗意,还原生活的色彩。生活需要学科化的科学知识,需要生活化的公理常识,需要无用之用的大智大慧,能够洞察世界运转规律的真知灼见都是具有价值的。

教养有度,才会所期有望。各美其美,才会美美与共。

(作者:范皑皑)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