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开启专业人生,铸就师者荣光

时间:2022-02-10作者:关景双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欣闻《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设立国家教师奖、建立教师荣誉表彰制度,这对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而言,可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党和政府的一贯努力,为教师专业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笔者认为,对一线教师而言,想切实体会职业荣誉感的提升,理应追求专业的人生内涵,将理念变成行动,将经验化为能力,追求高素质看得见、专业化摸得着、创新型做得到,开拓为师、为学、为教的幸福征程。

 

开启专业人生,铸就师者荣光

 

教学是最复杂的专业。教书育人的复杂程度,可以说没有其他行业可比,教师专业特质也最难确定。建筑师称为专业人员,其设计与建造有确定性;医生称为专业人员,患者的病灶有确定性;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影响深刻到心灵,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情况虽复杂,许多教师仍求索不止——课改教改、教研教学、建班家访等,不断探索以生为本的实践经验,丰富专业人生的内涵,品咂师者的幸福滋味。

教学是最具实践性的专业。教师有操作力,教学才有实效性。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校长刘京海扎根实践,探索出“成功教育”的实作经验;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顾泠沅深耕青浦课堂,创造出青浦实验、教师研修、教师发展指导者的应用模式;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从辽宁省盘锦市的课堂梳理出“六步教学法”等,皆彰显了他们几十年一以贯之的实践功底。这些教育教学经验赢得广泛赞誉,可学好用、富有草根气派。这些令人崇敬的教师,专业人生是丰满的,幸福征程是恒久的。教学是最重过程性的专业。不被繁华物欲所扰,默默无

闻是教师职业的常态。但始终被荣誉忽略,也会让部分教师失望。教师是方法的载体,名师是经验流动的风景。而时下的评

优中少有对教师教学现场的考察,多以材料论取舍,这未必全面反映评优的初衷。另外,学校及行政部门推荐时往往聚焦少数。“信息化时代”,若行政推荐、自荐、举荐平行平衡,重视教师的教学实际,或许能激发更多平凡教师迈上终身从教、不懈奋斗的幸福征程。

教学是最富个性的专业。教师都有迫切发展的愿望,教学行为往往也极具个人特点。即使共同学用名家方法,教师们的发展也难免存在差异。若想更多教师体会到职业幸福,须助力其永葆教育情怀、持续优化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教学。在笔者看来,好教师都是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历练出来的。管理者应带领教师有理想地上课、有计划地研课、有方法地论课、有实证地写课,方能成就一批高站位、有理想、有能力的教师,利于其感受幸福征程中的责任感、成就感。

教学是最讲合作的专业。课堂教学富有教师个人化特点,而教师成长又具有群体化效应。教师总结个体阶段性经验并创新,形成可推广的群体性经验,才能经专业化之路走向远方。观察并反思教师常态课、探索有效方法,帮助教师在研读课文与课堂实践中实现质的提升,需要团队合力共为。笔者认为,可引导教师融入团队,在教研中摆进自我、思考差距、共生经验,共同追求有计划地行动、有方法地思考、有理想地成长。

外在的荣誉并非人人可得,但教师均可享有因专业成长带来的幸福。从实践视角审视专业人生:上课实操,上出来的好教师;课堂互动,炼出来的好方法;常态教学,磨出来的好习惯;师生关系,修出来的好魅力;读书明理,悟出来的好观点。从专业发展视角审视幸福征程:为师经验,唯有学习;为师方法,唯有体悟;为师成长,唯有学做;为师幸福,唯有追梦。在专业人生路上孜孜以求,铸就师者荣光。

(作者:关景双 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原副院长、师之蕴工作室(共同体)领衔人)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