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多元文化如何影响未来家庭?

时间:2022-02-17作者:马良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家庭便成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基因”。纵观历史变迁,家在国在,家旺国旺。中国古代有上行下效的风气,近代有见贤思齐的教化,现代有“家庭文明”的工程。这是“中国风”,是中华民族传承的主流文化,是中国伟大复兴的基本保障。

近些年来,中华文化、欧美文化、中东文化、非洲文化等各类信息流交叉传播、互相融通,时而对立、时而统一,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多元文化,引发多维思考,搅动现实生活,影响未来家庭。笔者希望通过对家庭教育的“走马观花”,引发家庭成员及教育同行的“身体力行”。

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因为古人知道家庭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础。较早提出家教重要性的《周易·家人》,阐明了家教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作用,古人“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矣”的文化基础由此而生。

20世纪50年代,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在全国各地开展评选“五好家庭”活动,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文明风气。初期的活动主要围绕“勤俭建国勤俭持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新时期的“五好家庭”活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末的恢复试点、80年代的巩固充实、90年代的深化提高,渐成新风。

1996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精神,中宣部、全国妇联等18个单位在全国城乡联合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并建立了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在第五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中,100个家庭被授予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称号,1000个家庭被授予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称号。2004年的上海“五好文明家庭”名单上首次出现了外籍家庭。

2016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父母必须留给孩子们的若干“遗产”

当今中国社会,人人努力,个个争先。细问原由,大家往往会说,要给子孙后代留些遗产。物质文明,财务自由,无可厚非。但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至少还有三样“遗产”也很重要:教导孩子做好人、能人、直人。

第一,父母要教育孩子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受人喜爱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会问父母:你们到底要让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答案是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受人喜爱的人,那么好人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受人喜爱呢?不同的人,对于“好人”一定有不同的解读。

但是,内心善良、行为友好、待人以诚,以及诸如此类的词语,都应该是很好的诠释。至于“如何才能受人喜爱”,更是说法不一,我们可以用反向推导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不受人喜爱”,可能会更有效果。未来社会,人们会更加“有个性”,利人利己的好人定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第二,父母要教育孩子做一个能人,做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也许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我们的社会在向“技能型社会”发展,也就是要每个人都要成为“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国家对教育已经做出了调整,鼓励更多的人接受职业教育,还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父母需要向孩子们解释,这是为什么,这样做对国家、家庭和个人有什么好处。

一个交响乐园,需要有各种擅长不同乐器的人,美妙的音乐才能由此而成。一个国家,需要有各种擅长不同工作的人,富强的梦想才能由此成真。有一技之长的人,坚持不懈,就成了某一方面的“能人”,利人利己,快意人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相得益彰!多元文化的世界里,不同的“一技之长”构成了美好的社会。

第三,父母要教育孩子做一个直人,一个坚定信心、坚持目标的人。5G时代,信息爆炸。元宇宙里,真假难辨。域外文化,各说各话。网络传播,云山雾罩!怎么办?我们不能把自己绕晕了,再把孩子带沟里。应该教育孩子做回自己,要依天性,找自性,做个直率的人。

遇事,须坚定信心、坚持目标。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以讹传讹。否则,我们就不是在培育未来之才,而是在泯灭天性。有的人整天绕来绕去,最终成了自己不当语言和行为的“奴隶”,再回真身,难上加难。多元文化里,如果大家一起绕,社会活动岂不成了“布朗运动”。

孩子必须做的若干努力

父母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孩子也必须做出自己的努力。社会很复杂,但有几种努力能够换来意外惊喜。

第一,要努力寻找自己的信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信仰,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孩子们必须了解: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和宗教实际出发,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有了信仰,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幸福”,才能走入不同人的世界而不迷失自我。读懂多元信仰,才能读懂这个世界,才能真正融入这个世界。

第二,要努力获取智慧。在许多场合,“哲学”这个词显得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于是很多人开口闭口大谈哲学。其实,“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慧”两词组成。由此看来,孩子们要努力获取智慧,才能够贴得上“哲学”的层次。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会不断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这个层次。如果真是这样,没有智慧,可能很难实现理想。

第三,要努力使自己有成就。成就,有的人说是一种感觉,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那么,这就肯定是见仁见智的东西。孩子们既不能只靠父母活着,也不能只为自己活着,更不能稀里糊涂地活着。父母不必纠结于给“成就”下什么定义,孩子们首先应该有一种努力获取“成就”的欲望,至于得到了什么,努力了,不断努力了,“成就”自然会给出答案。

在多元文化的未来,成就他人的努力,也许更能成就自己。

(作者:马良 英国技能优才中心主任)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