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教育家》杂志2022年1月刊第1期

时间:2022-02-17作者:编辑部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教育家》杂志2022年1月刊第1期

卷首语 JUANSHOUYU

01 思考,助师者笃定前行 | 徐功明

专题报道 ZHUANTIBAODAO

05 办好寄宿小学,撑起农村孩子的一片天 | 本刊编辑部

06 寄宿,是挣脱孤独的成长 | 曹霁

07 “后撤点并校时代”的寄宿之痛 | 周丽

10 乡镇寄宿制学校:从工具价值到内涵式发展 | 董世华

12 优先发展乡村教育,加强乡镇寄宿小学建设 | 张钰迪 付卫东

14 家校共育,培养完整的人 | 杨春华

16 一场寄宿教育的“突围” | 曹霁

锐见 RUIJIAN

18 乡村教育,走出“悬浮化”的迷途 | 苏北

先行者 XIANXINGZHE

19 袁岚峰:科普,为教育带来不一样的火花 | 曹霁

时势 SHISHI

22 准确认识教师职业属性,重构教师权利义务体系 | 劳凯声

校长论坛 XIAOZHANGLUNTAN

25 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 侯京华 田杨洋

视点 SHIDIAN

29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评价? | 赵德成

32 优化教师评价,撬动教师发展 | 刘洁

前沿理论 QIANYANLILUN

34 初任教师如何善用情感因素增进师生关系? | 田国秀 赵晓宁

高师基础教育研究 GAOSHIJICHUJIAOYUYANJIU

36 “问题解决”导向下的教科研如何开展? | 蔡惠英

良师成长指南 LIANGSHICHENGZHANGZHINAN

38 把学生的问题当作教育的机会 | 本刊编辑部

封面人物 FENGMIANRENWU

40 最美的风景,是人 | 于杏林 侯京华

班主任沙龙 BANZHURENSHALONG

44 有爱,则“C位”无处不在 | 谢海波

45 把换座位变成选理想同桌 | 吕新辉

治校 ZHIXIAO

46 让师生在体验中成长 | 颜源 王福江

49 善为本,行天下 | 于杏林 王赛

52 共建协同新样态 构筑育人大格局 | 张小青

54 让每一个生命幸福成长 | 王练

55 党史学习教育“合·融”进校园 | 赵庆英 魏雯

实践者说 SHIJIANZHESHUO

56 “双减”落地须打好“组合拳” | 丘远光

58 做有“温度”的教育,让“双减”落地有声 | 顾可雅

60 基于学生学养的高质量教育策略研究 | 叶志青

62 语文作业设计要有“三度” | 刘东升

63 推进“双减”落地,让多元阅读启智育心 | 李兰瑛 范颖杰

64 落实“双减”,学校体育要做“加法” | 王浩

课事 KESHI

65 深耕“五有”好学堂,让课堂“活”起来 | 陈璠 王立欣

68 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 陈传军

70 弘扬“忠义文化”的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 | 闫宏玉 罗京朋 陈彦松

云卷云舒 YUNJUANYUNSHU

72 教室该有的样子 | 叶存洪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