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大城市教科院五次学术交流会暨第五届“脑科学与教育”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时间:2024-05-13作者: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2024年5月10-12日,大城市教科院五次学术交流会暨第五届“脑科学与教育”学术会议在山东潍坊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脑与智能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科技前沿研究对教育领域的实践指导,进一步探讨未来教育的形态变化,同时拓宽科学研究成果在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层面的科普路径。

 

大城市教科院五次学术交流会暨第五届“脑科学与教育”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主会场现场

 

会议由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家》杂志共同组织,山东齐鲁脑科学教育研究院承办。合作单位有: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神经教育分会、潍坊市教育局。协办单位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沈阳市教育研究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长沙市教育学院、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大庆市教师发展学院等。

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会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杨雄里,山东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邓云锋,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斯杰,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仲红波,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孙启高,潍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建华,潍坊市副市长、市工商联主席陈端梅,潍坊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全平,《教育家》杂志社副社长李功毅,副总编辑王湘蓉等。大城市教科院及来自25个省市的专家、学者、校长、教师代表等13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近10万人观看直播,线上线下共襄学术盛宴。会议期间,潍坊市委书记刘运,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军会见了与会院士、专家,希望汇聚专家力量推动潍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上,杨雄里代表组委会致辞,他从唯物辩证的视角探讨了脑科学与教育的关系,他强调要遵循已经或正在阐明的脑科学规律,把教育的方式、策略等具体问题搞得有声有色。杨雄里把真理比作潺潺流动的泉水,指出脑科学和教育之间关系的具体内涵理应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变化,在此过程中要保持求实创新的教育家精神,才能更多更深地了解脑科学和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大城市教科院五次学术交流会暨第五届“脑科学与教育”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杨雄里

 

孙启高在致辞中表示,对人脑发展规律的研究探索有助于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脑科学通过揭示学习机制,助力多元教育主体从物质层面认识学习的本质,深入了解认知活动,科学把控学习时机,营造适应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掌握教育学的本质,让教与学更为高效合理。

杨建华在致辞中强调,要以此会议为契机深刻把握脑科学与教育的联系,充分学习、转化、应用脑科学与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遵循脑科学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加快推动潍坊教育迈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大城市教科院五次学术交流会暨第五届“脑科学与教育”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主会场现场

 

邓云锋出席闭幕式并致辞,他强调,深化脑科学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探究学习机制与教育规律,提升教育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对于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山东省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推动脑科学研究成果在教育领域的转化和应用。

闭幕式上,李功毅作总结发言,他谈到,此次会议内容多元,涉及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青少年心理健康、创新人才培养等社会热点,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相互交流探讨,进一步深化了对教育与脑科学关系的认识,凝聚共识。迄今为止,“脑科学与教育”会议已成功举办五届,推动了脑科学与教育的相互融合、学习、借鉴与应用。后续,《教育家》杂志社将会持续发力,他希望未来更多的科学家、教育工作者能够共同参与、推动“脑与教育”的发展,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1日上午的主旨报告围绕“科技前沿”“脑发育与功能”进行。“科技前沿”主题报告环节由王湘蓉主持,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王中林,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深圳零一学院院长郑泉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作主题报道。

王中林梳理了从摩擦起电到摩擦发电的历史,他详细介绍了摩擦纳米发电机这一原创发现。郑泉水立足于清华钱学森班到深圳零一学院的实践,回答了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成长,决定人最终成就高度或思维深度的核心因素,可概括为各异天赋(基因)、内生动力(内因)和外部生态(外因)三要素。武向平从科学家的角度谈科学教育,解释了科学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应强调平衡失败和成功的关系,重视好奇心,呼吁每个孩子都能做自己。

“脑发育与功能”主题报告环节由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深圳)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教授谭力海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郭爱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董奇,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时松海作主题报告。

郭爱克以“探索大脑工作原理,照亮人类智能之路”为主题发布报告,他阐述了脑认知功能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以及物质转化为精神的过程,指出脑科学与教育是水和鱼的关系,是树与根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董奇就“脑智发育研究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了主题报告,他提出真正实现育人方式变革的核心,是专业地、尽可能客观科学地理解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包括脑科学规律,更要用基于这些规则的理解,用科技赋能教育和学习的活动,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时松海除介绍大脑发育与功能外,亦表达了对新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期望,人才培养、学院发展和学科发展应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即学校、学院要跟社会有更多的关联,形成闭环,多途径地扩展人才培养模式。

 

大城市教科院五次学术交流会暨第五届“脑科学与教育”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郭爱克

 

11日下午,7个分论坛在潍坊北辰中学同时进行。与会专家围绕“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脑科学与育人模式变革”“基于脑科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于脑科学的课堂教学”“家庭与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心理访谈技巧与策略”等7个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分论坛活动多样,涵盖主题演讲、课题展示教学、专家点评等形式,台下观众与台上嘉宾提问互动,精彩纷呈。

12日上午的主旨报告围绕 “科技与人文”“脑与心理”进行。“科技与人文”主题报告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薛贵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涂善东,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宁作主题报告。

涂善东表示,科学的叛逆精神实则是批判性思维,将批判性思维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灵,要在教育上增设批判性思维课程,营造平等、开放包容的氛围等。孙茂松站在前沿科技视角,认为大模型科学表现出复杂系统的涌现现象,应高度重视其科学机理,同时大模型是完全透明的,具备脑的某些性状,对脑科学研究具有一定启发性。王宁表示,新文科具有国际性、跨学科性、前沿性、理论性,为人才培养模式注入了全新的思维和理念,我们既需要出类拔萃的专家,更需要引领学术潮流、确立学术范式的大师级人才。

 

大城市教科院五次学术交流会暨第五届“脑科学与教育”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脑与心理”的主题报告环节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熊红主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和谭力海作主题报告。李玫瑾直面校园霸凌与暴力问题,她认为要重视并制定相应抑制策略,提出了建立区分欺凌行为与嬉笑打闹界限的规则,培育老师们辨别易伤害学生的能力,并制定相应的惩治措施等。谭力海指出阅读与书写存在正相关,与拼音输入存在负相关,过度使用拼音输入法会影响大脑阅读中枢神经的发育,他呼吁要有限制地使用拼音输入法。

会议结束后,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大招标课题《基于脑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中期研讨举行。课题组就“中小学关键认知能力发展模式研究”“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及训练提升研究”“学困儿童筛查和认知机制及其干预研究”“基于脑科学的英才选拔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于脑科学的高中个性化发展指导研究”五个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分享。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薛贵、秦绍正,南京体育学院副院长陈爱国,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何清华参与了点评。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