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时间:2024-11-19作者:来源:活动办

11月10日,“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承办。来自国内外150余所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教育管理人员、研究生等360余人参加会议,共襄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学术盛会。本次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视频号直播平台播放。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大会合影

 

开幕式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栾宗涛,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李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郭新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吕卫锋等致辞。栾宗涛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开启一场比工业革命发展速度更快、涉及面更广、颠覆性更强的教育变革。他强调,当前我国正处于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主动拥抱、融入、应用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发展全过程、研究生培养全流程,需要坚持需求牵引,加快推进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理论创新和治理实践;坚持数据驱动,全力建强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关键培养要素;坚持协同开放,拓展深化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开放合作。

李奕表示,数智技术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数字教育已成为普遍共识和全球热点“话题”。研究生教育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的改革。他肯定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在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智库作用,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持续推进国内外高校、行业企业之间的多元化合作,加强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栾宗涛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李奕

 

郭新立表示,学会始终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切实以数智化转型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针对人工智能与研究生教育的融合发展,他提出坚持守正创新,把握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变与不变;加强理论创新,引领研究生教育数智转型与未来发展;三是深化集成创新,构建全球研究生教育发展共同体。

吕卫锋介绍了北航研究生教育发展特色与实践成果。他强调人工智能与研究生教育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趋势,迫切需要大家携手打造研究生教育数字教学新形态、数智赋能人才培养新体系、集成研究生教育数字资源。他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研究院所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加快形成“以智助学、以智助教、以智助管、以智助研”的人才培养新生态,共创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的美好未来。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郭新立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吕卫锋

 

大会分为主论坛和平行论坛两个单元,主论坛包括开幕式、主旨报告、大会报告、圆桌会议和闭幕式。大会分别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江浩,香港恒生大学常务暨学术及研究副校长、英国牛津大学全球高等教育中心副主任莫家豪,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前会长、中华教育学会会长李军,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单红霞,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主任张志强,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郭广生,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徐小洲,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公管学院教授马永红主持。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吴江浩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莫家豪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李军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单红霞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张志强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郭广生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徐小洲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创新—认识与思考”的主旨报告,从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AI塑造未来教育新形态等方面分享了对AI赋能研究生教育创新的认识。他结合以“1+N”为核心的同济大学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阐述了如何运用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创新,并强调要注重STEM教育,培养AI for science的意识和能力,应用AI创设教育新场景。他提出AI赋能研究生教育创新的难点在于教师,AI不能替代教师,要以人机协同的新智商超越人类自身智商的局限性。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郑庆华

 

悉尼大学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教授Anthony R. Welch以“数字时代的学术流动:多极知识世界的可能性与张力”为题,介绍了新加坡、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吸引国际学术人才的政策,指出亚洲学术人员面临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对现已出现的限制学术人才流动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提出数字流动具有降低成本和扩大受教育机会的潜力,但要正视当前面临的复杂多变性环境和极化趋势。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王战军作了题为“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走向”的报告,从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创新论等多维度阐述了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分析了数智赋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四大趋势和四大模式,提出研究生教育应从传承文化、讲授知识转向启迪思想、讲授道理,从“以人为主”的评估转向“以机为主”的评估,从研究生教育单体发展转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从国际交流与合作转向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四个转向。

香港恒生大学常务暨学术及研究副校长、英国牛津大学全球高等教育中心副主任莫家豪以“AI与研究生教育:香港恒生大学的经验”为题,介绍了香港恒生大学以生成式AI和游戏化学习赋能跨学科教育变革的实践探索,以及研究生院与图书馆等部门之间合作开展的ChatGPT应用培训。此外,他提出学校将积极推进区域与国际合作,充分利用校际科研平台,致力于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开拓学生的全球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王战军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Anthony R. Welch教授

 

法国欧洲教育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Jean Claude Ruano-Borbalan教授作了题为“AI对高等教育的变革性影响:技术会扰动教育吗?”的报告,他提出技术不足以解释教育和社会变革,而是发挥补充和增强功能,强调辩证思考技术与现代性的关系,考虑数据隐私与监控、全球化影响与文化敏感性等社会伦理困境。他以艺术教育和外语教育为例,阐释了AI对高等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影响,并对混合式学习环境创设、数字人文发展等进行了展望。

同方知网副总经理柯春晓以“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为题,分享了数智赋能研究生教育的知网探索。在教育结构优化方面,介绍了AI辅助学科专业布局调整、赋能学位点高效申报、赋能学位点建设与评估等内容。在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方面,分享了跨学科课程资源汇集、AI探究式学习、学术诚信与学位论文质量把关、学情分析等应用场景。此外,他还介绍了知网在学位论文出版与传播、公益培训等方面的探索。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Jean Claude Ruano-Borbalan教授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柯春晓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作了题为“中小学教师培养的研究生化:基于中国与0ECD国家比较的研究”的报告,基于“我国最大规模的教师队伍能否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发问,分析了我国与OECD国家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中小学教师比例的差距,强调在“国优计划”实行和“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政策背景下,要提升中小学教师学历准入门槛、探索研究生教育层次教师的培养模式、构建研究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拓宽在职教师学历提升渠道。

德国汉诺威大学莱布尼茨科学与社会中心Barbara M. Kehm教授作了题为“知识社会与经济中的博士学位再展望”的报告,她介绍了博士学位的大规模生产趋势,从知识经济与博士学位之间的隐匿关系出发,阐述了学术的与非学术的劳动市场,最后分析了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增加、全球大学排名和德国卓越计划、博士教育和培训对博士学位多样化的影响。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刘宝存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Barbara M. Kehm教授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马永红以“AI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及治理的多维审视与未来思考”为题,简述了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从知识观、知识生产模式、复杂系统观等多维度审视AI如何赋能研究生教育发展,分析了AI应用于研究生教育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基于此,她提出以“人本”的内核、“共治”的格局、“善治”的目标与“法治”的手段,加强AI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及治理。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马永红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瞿振元作了题为“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的报告,聚焦“重估AI”“重构教学”“重造校园”三个关键词,他提出从人工智能与社会的关系看待AI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从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角度看待AI对教育的影响,充分认识教育变革的深刻性;从教育治理的角度看待AI对教育的影响,充分认识教育变革的广泛性。最后,他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大目标,在人工智能提供的“无限的可能”中主动作为、持续改革,适应和拥抱未来智能社会。

希腊爱琴海大学实践哲学研究实验室主任Elena Theodoropoulou教授以“虚拟教育的挑战——走向多元现实”为题,追溯了虚拟性的哲学根源,探讨了技术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媒介在场”交往形式下存在感与提高虚拟性的本质。她指出虚拟教育将削弱共存感与模糊在场感,导致“去人性化”的趋势,强调了自我呈现和相互认同的重要性。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瞿振元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Elena Theodoropoulou教授

 

在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郭广生主持的圆桌会议一上,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帆,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亮,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林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景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社长周文辉等国内学者围绕“数智时代中国研究生教育未来展望”,就数智化时代背景下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改革路径及培养策略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在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徐小洲主持的圆桌会议二上,汉诺威大学莱布尼茨科学与社会中心教授Barbara M. Kehm,悉尼大学教育及社会工作学院教授Anthony R. Welch,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社会背景与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Hugo Horta,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终身教授李军,香港科技大学跨学科学院院长屈华民等国际学者从不同视角就数智时代全球研究生教育发展与转型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圆桌会议一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圆桌会议二

 

教师平行论坛中,40位专家学者围绕“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理论创新”“AI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数智时代的人文艺术与设计”“AI时代研究生导师角色转型”“数智浪潮下高校本研共融发展”“AI研究生教育发展及国际趋势”等,在平行论坛A7“AI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探索”“数智时代交叉学科与学科交叉”等主题进行了分享交流。研究生平行论坛中,30名研究生围绕“AI赋能研究生导师角色转型”“数智时代的研究生培养”“研究生教育数智化转型实践探索”“AI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多维审视”“数智浪潮下的研究生国际流动”“AI赋能研究生教育的挑战与应对”等主题进行了汇报。会议期间,《AI设计作品》《国际流动专题论文》《企业支持发展》等专题海报进行了展示。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教师平行论坛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研究生平行论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赵巍胜基于北航国际化办学、“小航”AI助手等实践案例,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应注重更深度的产教融合,应发挥人类区别于AI工具在学科协同交叉上的能力,应进一步加强高校国际化。他表示,希望本次会议能够办成品牌会议,持续、充分探讨AI与研究生教育的融合发展问题;并期待与国内外各位专家学者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新型变革与跨越式发展,借助AI培养更具创新能力、更有国际视野、更具解决人类未来挑战问题能力的人才。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赵巍胜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为来自国内外的学者搭建了一个跨区域、跨文化的对话交流平台,与会者会上思维碰撞,会下充分交流。专家学者们共同探讨了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论、实践、技术问题以及未来发展之路,为推动全球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发展贡献了力量。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