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网易有道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官宣合作,打造全新英语素养产品

时间:2024-12-13作者:来源:活动办

12月10日下午,网易有道教育新品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正式推出《有道牛津话英语综合素养产品》,这标志着网易有道与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合作步入“下一阶段”,将助力更多中国学生提升英语素养、打开国际视野。

网易有道首席执行官(CEO)周枫、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丁锐、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主任鲁子问、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曹文等嘉宾围绕“新课标背景下的英语能力培养”主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网易有道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官宣合作,打造全新英语素养产品

 

紧扣新课标、接轨国际语言体系,打造全新综合英语素养产品

今年9月起,全国义务教育各学科的起始年级全面启用新教材,正式进入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相互兼容的新时代。以英语为例,“新课标的变化,首先就指向了学生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曹文在发布会现场介绍道。

在此背景下,有道推出《有道牛津话英语综合素养产品》,针对小学到初中设置7段分级,创新融合新课标要求与国际语言学习体系(CEFR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增强文化素养、培养国际视野。

 

网易有道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官宣合作,打造全新英语素养产品

 

据介绍,内容优势、教研优势和技术优势是有道英语产品力的三驾马车,这在新品中也得到充分体现——该产品的内容体系源自牛津大学出版社原版内容《牛津英语话中国》,曾获教育界奥斯卡Eltons提名奖;在此基础上,《有道牛津话英语综合素养产品》内设大量中国题材,如人物、文化、历史等中高考作文常见话题,不仅通过本土化题材有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与新课标中对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文化”的能力要求深度契合。

 

网易有道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官宣合作,打造全新英语素养产品

 

除此之外,针对新课标提出的“重词汇、重阅读、重口语、重写作”四个要求,该产品还采用了能力循环训练法,通过双师双语同堂的呈现方式,以及听、说、读、写、语法循环训练的学习内容,全方位增强孩子的英语综合素养。

具体来看,针对词汇,增加自然拼读学习,通过情景化讲解以及声音、动画等多模态的形式加深记忆;针对阅读,产品配套提供全套《牛津英语话中国》分级读物精讲内容,通过AI指尖查词功能和老师讲读的配合,帮助理解不同难度的文章内容,提升阅读力;针对听说和写作,增加相应训练的互动占比,并由“子曰”教育大模型加持的AI作文批改功能,提供不限次数的批改与及时反馈,让孩子能在充分的训练中实现能听懂、能说出口、能地道表达。

 

网易有道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官宣合作,打造全新英语素养产品

 

《有道牛津话英语综合素养产品》拥有经验丰富的跨文化教研团队,有道资深英语内容团队担纲制作,深耕教育领域多年,他们对中国学生的需求和痛点有着深刻洞察;此外,还由曹文担任首席学术顾问,牛津大学出版社产品团队深度参与产品制作。

强强联合夯实产品力

牛津大学出版社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大学出版社之一,网易有道深耕英语教育领域多年,推出过不少大众熟知的英语学习工具与产品,并持续创新迭代。

据悉,双方的官方合作已达多年,除了在有道词典、有道词典笔等内置牛津词典内容,在有道的虚拟人口语私教应用“Hi Echo”中,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人气IP小青龙“侃侃”也入驻其中,成为儿童模式的虚拟卡通学伴,持续为用户提供权威专业的英语帮助。此次新品的发布,也标志着双方在内容合作领域更进一步,为外界打开了广阔想象空间。

 

网易有道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官宣合作,打造全新英语素养产品

 

丁锐表示:“我们很开心能与有道一起,为用户带来多样、丰富的学习体验,享受学习的乐趣。期待未来继续携手,为中国学习者带来更多优质资源,全面助力学习者多维能力提升。”

发布会上,有道宣布将启动“全球胜任力启航计划”,面向学员开展跨文化交流与深度研学等活动,通过链接像牛津大学出版社这样的国际资源,结合有道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帮助中国学生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一代综合型人才。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