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语言学作为连接不同文化与学科的桥梁,其研究领域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范畴,而是不断向跨学科、跨文化的方向发展。为促进语言学与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深度融合,探索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由中国国际科促会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语言学研究论坛》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24跨学科语言学研究国际研讨会(ISILR2024)于12月21日在北京邮电大学·北邮科技大厦举行。
本次研讨会以“跨界融合·创新未来”为主题,搭建了一个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会议通过主题演讲、学术汇报、论文展示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了跨学科语言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语言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此次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跨学科语言学的多个前沿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不仅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还就跨学科合作中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成果和观点不仅拓展了语言学研究的视野,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和借鉴。
会议邀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主题演讲。他们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跨学科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与会者带来了宝贵的见解、启示和建议。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会长魏巍致欢迎辞。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赵晏彪深入探讨了语言学与文化多样性的紧密联系。他通过分享走访不同国家人民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喜爱和接受态度,揭示了国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现状,提出了哪些作品更适合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建议,着重强调了跨学科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会长、教育部人事司原一级巡视员张总明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同样分析了跨学科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性。
新加坡南洋科学院理事长Rayman分享了新加坡在跨学科语言学研究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泰勒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Ain Nadzimah Abdullah通过视频连线,分享了她对中国航空英语领域中乘务员和语言培训师所面临挑战的深度思考,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Viktor Wang围绕人工智能在语言教育中的转型作用,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立非就国家语言服务能力评价及经贸影响、跨学科实证研究等话题,阐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国家商务翻译能力对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具有重大影响,国家语言服务能力需要得到评价,而语言教育、语言规划、翻译规划等实际影响则需要实证研究。王立非指出,语言能力建设和翻译技术能力升级将对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语言大学区域和国别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泽壮与参会代表就区域国别研究的价值判断如何影响学术研究的话题进行了交流。他以自己多年研究的伊朗为例,通过丰富的案例强调了区域国别学术研究应保持中立、客观态度的重要性。他提醒避免“价值判断取代事实判断”的误区,纠正固有偏见认知和“以结论代研究”的惯性思维。王泽壮总结了“同情式理解”和“沉浸式田野调查”两条研究经验,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路径。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华夏语言文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洪波则围绕征派与浮现、话语标记的两个源泉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在学术汇报环节,来自清华大学王先虎,中国政法大学林怡、冉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向祝莹、王蕊、王凯鑫、王思齐,东北师范大学洪豆,西北民族大学德合拉当知、夏道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朱月皎,斯普利特大学Mirela Müller等近30位国内外优秀论文作者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汇报。
此次会议征集的稿件,涵盖了25个征文主题方向。经过严格的评选,部分优秀文章将被推荐到《语言学研究论坛》杂志或开源期刊上发表,其他文章则由大会出版服务公司在ISILR 2024会议论文集上发表,并由中国知网会议全文收录。这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也为语言学研究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积极贡献。会议结束时,主办方为优秀论文作者颁发了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