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培养未来人才的新标准与挑战

时间:2025-02-20作者:石依诺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数字化浪潮的持续演进,为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在这一变革的洪流中,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质教育,正逐渐彰显其作为变革引领者的重要性。2024年10月,华为擎云联合合作伙伴打造的“擎云智慧教育-计算机教室”在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正式启用,为新质教育的落地实践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样板间”,更引发了人们对新质教育的深刻思考与美好期待。以培育创新人才为导向的新质教育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面对新质教育提出的人才培养新挑战,基础教育将如何调整步伐,稳健前行?而“擎云智慧教育-计算机教室”这一创新举措,又如何对教育者、学习者及整个教育环境进行深度赋能?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副校长王海茗向我们揭示了这一教育创新实践背后的深刻内涵。

创新思维:新质教育的核心

“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王海茗认为,创新思维是新质教育的核心,一线教育者必须敏锐地认识到这一点。

科技的发展为教育者带来了更多元化的工具和平台,也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新质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促进个性化发展,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在王海茗看来,

“擎云智慧教育-计算机教室”的引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显著变化,让教师教学更高效,让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

“擎云智慧教育-计算机教室”是如何做到颠覆传统学习方式的?据王海茗介绍,其专注于向学生传授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通过整合与专业课程相匹配的实训资源,全面支持桌面软件开发、桌面硬件开发等多种实践课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开发实践能力,助力学校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据了解,该项目以华为擎云W585x台式机为核心,支持超过50种授课工具,提供了包括广播教学、视频播放、行为管控及分组讨论在内的多元化教学功能,为学生创造了深度互动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升其数字素养,以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对人才技能的需求。

华为擎云W585x还支持系统保护、数据拷贝、远程维护及管理等功能,构成了一个高效的多功能机房维护系统。通过远程系统,可以实现对计算机的批量集中管理,不仅提高了维护的灵活性与效率,还有效降低了机房运维的成本。

“它不仅是一个教室,更是一个集个性化教学、在线资源应用和教学互动于一体的教学平台。”王海茗介绍,该平台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进度和能力进行个性化调整,实现因材施教。同时,充沛的在线资源和教学互动工具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探索和实践的机会。

新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的培养,以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王海茗认为,“擎云智慧教育-计算机教室”的小组讨论、项目合作和远程协作等形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同时还能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技术、配套专业课程的实训资源以及支持桌面软件开发、桌面硬件开发等实践课程,锻炼学生的开发能力。通过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勇于质疑、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为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适应角色变化

王海茗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者自身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勇于变革教学方法,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新质教育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者不仅要具有广泛的学科知识,更要具备灵活的技术应用能力,还要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和平台。从这一点延伸,“擎云智慧教育-计算机教室”为教师提供了可施展想象力的空间和机会,提供了一个互动和协作的平台,不仅能丰富他们的学科知识、提升教学效率,还可以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学校也在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王海茗介绍,学校会定期组织学习交流活动,让他们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还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在以教师讲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因此课堂气氛枯燥、互动效果差,教师亦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授课效率低下;同时,学生数据无法进行直观呈现和量化,导致课堂管理效率低下、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脱节、学生学习困难未被及时发现等问题,严重影响授课质量。

变革传统教育模式,学校面临哪些挑战?在王海茗看来,这些挑战主要来自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资源的整合。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在此背景下,学校积极与华为等企业合作,拓展优质的教学资源,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性变革,共同打造了一个全员积极参与、深度互动的课堂新生态。通过引入趣味盎然且高质量的课件内容,全程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有效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氛围,使得教学活动变得更加高效且充满魅力。

以培育创新人才为导向的新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数字素养,能够理解和使用数字设备、技术,可以利用数字工具进行沟通、协作和内容创作。在此背景下,“擎云智慧教育-计算机教室”重要性逐渐显现。

展望未来:打造新质教育的数字“样板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质教育理念将广泛普及,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灵活和高效的学习方式。“我们期待新质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王海茗认为,新质教育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与华为擎云的合作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平台,也为教育者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新质教育的实践,正在推动教育朝着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高质量发展需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作为指导,新质生产力对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实施路径。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兴起预示着教育领域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为了顺应并推动这股潮流,教育系统迫切需要培养出能引领未来的杰出人才。因此,新质教育应运而生。

新质教育是新时代生产力飞跃的重要产物,强调创新、质量和高效,以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质生产力特征。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教育者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尽可能多地利用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国产化与自主创新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未来。这是一场关乎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变革,是引领教育走向新纪元的重要力量。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携手华为擎云,共同打造了智慧教育自主创新实训室,从底层架构到应用层面全面拥抱国产化,以创新为引擎、以自主为方向,开启智慧教育的新篇章。

展望未来,华为擎云将与其合作伙伴紧密协作,共同打造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智慧教育样板点。这些样板点将各类前沿实践不断优化,让更多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入课堂,助力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实现产教融合,通过其成功经验推动更多学校踏上教育转型的新路径,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新的动力,共同推动教育新时代的稳步前行。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