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湖北大学联合华为正式发布F5G-A万兆全光校园样板点

时间:2025-07-07作者:来源:

7月4日,“走进湖北大学智慧校园暨F5G-A万兆全光网创新实践示范点参观研学”活动成功举办。活动期间,湖北大学携手华为正式发布“湖北大学F5G-A万兆全光校园”样板点。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大规模采用F5G-A技术建设的智慧校园,是湖北大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样板点将为湖北乃至全国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先进理念和实践范例。

 

湖北大学联合华为正式发布F5G-A万兆全光校园样板点

 

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翟培甫肯定了湖北大学在F5G-A万兆全光网建设与应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他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场“双向奔赴”,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更需要自下而上的实践创新,希望湖北大学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智慧教育持续升级,为湖北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湖北大学联合华为正式发布F5G-A万兆全光校园样板点

翟培甫

 

湖北大学副校长曾祥勇表示,新一代全光校园网打造了一个高速、融合、绿色、智能的信息高速公路,为学校实现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湖北大学将深化F5G-A与教育教学融合,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创新应用,探索通感一体“”等应用场景,全面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教育创新和交流合作,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湖北大学联合华为正式发布F5G-A万兆全光校园样板点

曾祥勇

 

华为湖北政企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杨莉表示,华为将通过样板点,把湖北大学超万兆全光网的落地经验输出给更多的院校,为全球高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板。

 

湖北大学联合华为正式发布F5G-A万兆全光校园样板点

杨莉

 

湖北大学大数据中心主任陈昊表示,通过部署F5G-A万兆全光校园网络,湖北大学已经实现了“一楼一柜一张网”“一房一纤一终端”“一厅一屏一平台”。他用“架构简单、维护简单、安全可靠、平滑演进”四个关键词总结了全光校园网自部署以来的价值体验。比如,在智慧教室,超万兆大带宽到课堂,满足大文件秒级下载;在微电子学院研究项目中,无人工程车与低时延全光网络融合,支持工程车云台AI识别及时破除电网结冰风险。

 

湖北大学联合华为正式发布F5G-A万兆全光校园样板点

陈昊

 

华为政企光领域副总裁刘岳在《以光惠算:F5G-A万兆全光校园,AI时代校园标配》主题演讲中介绍了华为F5G-A万兆全光校园解决方案,其核心主要包括“简架构、大带宽、高可用、智运维”。其中,无源架构大幅降低了学校弱电间安全隐患,并且节省了电费;大带宽12.5G到智慧教室,万兆下行到讲台,实现100Gb文件秒级下载,光AP Wi-Fi 7在办公室、教室、宿舍、室外校园、报告厅等高密多场景全面提速,实现了无线网络体验升级;高可用实现了安全联动使得校园用网更安全,避免网络私接;智运维支持两个校区统一管理,学生用网体验更好,投诉大幅降低。目前,华为全光校园解决方案已在全球超过2800所校园落地,已成为AI时代智慧校园的新标配。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向剑文在《教育数智化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中,从核心理念、组织架构、体制机制以及技术赋能等方面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在教育数智化转型中的经验,为高校数智化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华为公共事业军团全球教育行业解决方案高级专家黄和平分享了人工智能前沿发展及华为在教育智能化的探索与实践。围绕“人工智能+教育”,华为打造了全场景1+3解决方案,包括数字化实训、智慧教室、智慧校园及科研计算解决方案,覆盖教研管服。黄和平表示,华为始终秉持开放共赢的理念,与全球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并将持续与合作伙伴、客户深化合作,助力ICT人才培养,共同加速教育智能化创新发展。

会后,与会嘉宾实地走访了湖北大学IOC智能运营中心、全光中心机房、ODN全光部署、超万兆全光智慧教室、全光室外回传、全光报告厅等典型场景,亲身感受F5G-A全光网络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实际价值。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