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湖北省武穴市农村学校中首个“躺睡工程”试点,这个暑假,武穴市实验小学凤凰校区的教室里格外热闹——500套蓝白相间的折叠课桌椅整齐列队,静静等候九月开学,将为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午休体验。
教室里的新变化,农村娃的心里话
“老师,这桌子真能变成小床吗?”暑假来校帮忙整理教室的五年级学生居羽凡,指着课桌上的按钮好奇地问。当老师按下按钮,课桌缓缓抬升15厘米形成护颈挡板,椅背伴着轻微的“嗡”声135°展开时,她眼睛瞪得溜圆:“哇!像变魔术一样!以后午休时再也不用把头埋在胳膊里了!”
这话道出了不少农村娃的心声。从前午休时,孩子们不是趴在冰凉的课桌上,就是把书包垫在下巴下,醒来时不是手麻就是脖子酸。六年级学生王源摩挲着新桌椅的扶手,开心地说:“我妈总念叨我趴睡姿势不好,现在能躺着睡,她肯定就放心啦。”
家长们的议论更是暖到了大家心里。不少家长特意赶到学校,围着新桌椅转了又转、看了又看。“咱农村学校也能用上这么好的设备,真是没想到!”学生家长刘大姐一边拍视频发到家族群,一边感慨,“以前总羡慕城里孩子条件好,现在咱娃也能舒舒服服地午休,学校真是把咱的心事当成大事在办啊!”
从“趴睡难题”到“躺睡答卷”,民生关怀在教室里开花
这些会“变形”的课桌椅,不只是给孩子们的贴心礼物,也是学校积极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师生实效”的要求,更是把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的生动注脚。
年初,学校党委在调研中,家长们“孩子午休总喊累”的呼声,深深印在了大家心上。恰逢市教育局推行“躺睡工程”,学校第一时间响应,将这件事当作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老师们跟着施工队一起琢磨安装细节,对着说明书反复调试角度,甚至模拟孩子们午休的场景,只为让桌椅更贴合农村娃的身高体型。
“服务群众不是喊口号,要真真切切解决问题。”学校党委书记柯国良说,“咱农村学校的孩子,更需要这样的关怀。让他们在课堂上坐得端正,在午休时睡得安稳,就是我们教育人最实在的初心。”
如今,凤凰校区教室里的课桌椅静静伫立,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蓝色的椅背上,新桌椅的金属边角泛着温暖的光泽。等九月的风拂过操场,这些会“变形”的课桌椅,不仅能托稳孩子们的梦乡,更会让“把民生小事当大事办”的初心,在农村娃的笑声里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作者:陈智勇 叶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