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核心素养落地: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

时间:2016-12-20作者:窦桂梅来源:教育家杂志

核心素养落地,需要有校本化表达

 

两个月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出炉,把早先提出的核心素养分解为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这在教育圈引发不小争议。

其实我认为这个分类已经很简约了,因为中国毕竟是拥有5000年文明的大国,有着复杂的价值观体系和政治社会文明背景。但我想说的是,核心素养的核心还在于两点,那就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那么,作为学校该干什么?不管是中学还是小学,都必须建立一个核心素养落地的框架。就以清华附小为例,我们要了解这所学校原来有什么?现在有什么?将来要成为什么?然后再把学校的理念与学生核心素养相结合,一并优化、整合进入体系。

核心素养的落地一定要关注历史。一项国家政策出来之后,我们不能一拍脑袋就把学校历史都忘了,甚至把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全部照搬,没有校本化的表达是不可行的。

例如清华附小,学校最初的名字是“成志学校”,当回首学校百年发展历史的时候,我们发现,从学校走出6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6位共和国将军,还有6位奥运冠军等等。如今,世界各地都有我们的校友。

所以100年来,学校一直关注人的发展。因此,我们提出了“从成志学校走向成志教育”的理念。

其中,“成志”的“志”就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内涵。这个“志”就意味着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拥有一种理想和抱负,也需要拿出品质,这个品质就是核心素养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于是在百年成志教育思想凝聚下,我们找到了核心素养的历史文脉,我们提出清华附小校本化表达的学生五大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学会改变、审美雅趣、天下情怀。

 

核心素养需要以课程框架构建为支撑

 

有了理念和方向之后,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育人?这里,我们就需要设计课程的逻辑,并进行课程构建。

大家都知道清华附小的“1+X”课程体系。在这里,1和X之间是结构而不是简单的加法,如果1只是“完成”国家课程的1,那这个X就是负担,就是头上长犄角。所以必须“优化整合”国家课程的1,然后腾出来的空间就可以留给X,这个X体现了一个学校的个性发展,包括学校的个性特征、年段班级个性特征,以及儿童的个性特征等等。

在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就是1和X是同等的关系,1占黄金分割的0.618,X占剩下的一部分。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我们有三个参照维度:第一,国家教育方针以及北京市的相关教育政策;第二,学校所在区域的文化以及学校的文化;第三,指向未来教育,未来世界需要怎样的人,要为今天6岁的小朋友考虑他12岁、18岁、38岁甚至58岁那个时候所处时代的一种指向。在这三个逻辑下,我们来寻找学校的坐标。

这个坐标体系让我们自己很清醒地认识到,身在清华附小,必须以“探索基础教育的范式”来考量这所学校。于是,我们的任务就是围绕着这三个维度不断地进行聚焦和整合,为学生找到了五大核心素养,构成他们的形象、气质和内涵。

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我们一定要学会改变。课程既要与国家课程相统一,也要有超越国家课程的部分。所以我们学校就把五大核心素养再度一一划分,把它写在学校办学行动纲领里面。这个过程非常艰难,因为针对每一个素养,我们都必须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将它弄清楚。

经历一年半时间的不断改革、修订和完善,我们终于把核心素养融入行动纲领和课程体系中。

 

学科渗透式整合提升孩子核心素养

仅有课程结构是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测量、考核、评价来检验。所以,清华附小又提出了可量化的课程目标。既有各个学科共同达成的“6+”育人目标:一流好品格;一个好兴趣;一生好习惯;一门好劳技;一种好思维;一种好审美……又有充分发挥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6+”育人目标:一身好体魄;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

我认为,学校在落实到每一门学科的时候,尽量不要提“学习素养”,否则它们就打架、交叉了。我们的方法是将它替换成“目标素养”,比如清华附小语文学科的目标就是“三个一”: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具体到每一门学科的内容该怎样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科的本质属性不能丢弃,学科的本性和特色必须要具备,但我们可以借力,做一些渗透式整合。例如在一节课中,学科本身的内容占大约60%,超学科的内容占剩下的40%。具体来说,渗透式整合又可以分化为学科内渗透和跨学科渗透。

而关于跨学科整合,我以数学为例。清华附小的一个孩子一到数学课就开小差——画画,因为数学的内容对他而言过于深奥。他在画画的时候因为害怕老师发现,就编了数学相关的内容进行创作。

当老师知道后并没有批评,反而告诉他:“没有问题,你用你的方式学数学,我课下帮助你。但有一个任务,能不能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学,就用你的美术方式给我们制作单元数学小报,讲给我们听?”

从那以后,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开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画出他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坚持了3年。而这个孩子也没有因为数学而变得自卑,相反,他通过另一种方式找到了学习数学的力量。

就在这个孩子毕业时,他把这些年学习的成绩编辑成书,郑重地送给他的老师,就这样,《小鬼成长记》诞生了!

通过学科整合,我们解决了过去单科教学过深、过窄的问题,这样的整合方式,其实是立足于“目标素养”,寻找学科独特育人价值,以及学科之间合力育人价值,最终可以提升一个孩子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现在,我经常会翻看孩子刚入校和六年级毕业时的照片,每当这时我都感慨万千:我们日渐老去,孩子在茁壮成长,怎么让好的故事发生?怎么让核心素养表达在学科体系里面,通过学科整合改革、优化实施,真正为儿童打下终身发展的精神底子、学习底子和生活底子?

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依然有诸多困惑,也依然存在诸多的缺点和问题。但是,理念让我们明确方向,理性帮我们优化思路和路径,理想让我们能走得更远!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