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启成大脑,五启成长模型的实践新样态2022-03-04
- · 新时代高职德育发展路径2022-03-01
- · 全力推进教育中心建设 教育高质量发展谱新篇2022-02-23
- · 一朵改变孩子命运的“云”——新华三智慧教育探索2022-02-23
- · 中国当代教育实践家顾泠沅:教师如何成为“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2022-02-21
- · 多元文化如何影响未来家庭?2022-02-17
- · 开启专业人生,铸就师者荣光2022-02-10
- · 河北雄县:开启高中教育新引擎2022-02-10
- · 清华大学“90后”博导陈建宇:攻关“卡脖子”技术,立志做出世界级成果2022-02-07
- · 北京2022年冬奥开幕式:科技美学诠释奥运精神2022-02-06
- · 家庭教育中的“情”与“智”2022-01-25
- · “双减”政策下的家校合育实践2022-01-25
- · 十年磨剑,走在促进家庭教育立法的路上2022-01-25
- · 当“青春期”遇上“家庭教育”2022-01-25
- · 我对家庭教育的期许2022-01-25
- · 新家教时代,家长需要再学习2022-01-25
- · “三好学生”的成长呼唤“三好家长”2022-01-25
- · 家庭教育中的哲学与现实问题2022-01-25
- · 现代家庭教育如何传承古代家规文化2022-01-25
- · 家校共育,做有情商的教育2022-01-25
- · “双减”后家庭教育的加法2022-01-25
- · 家庭教育中,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解码2022-01-25
- · 教育的限度与家庭的期望2022-01-25
- · 家有儿女,我们一起成长2022-01-25
- · 养育孩子:尽全力比跑得快更重要2022-01-25
- · “垮炖”小孩成长记2022-01-25
- · 在路上,陪孩子成为自己2022-01-25
- · 培生分享:开发积极思维,获取制胜之道2022-01-25
- · 为家庭教育立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2022-01-25
- · 新时代的家长要如何培养孩子2022-01-25
- · 张其成:让好家风滋养孩子心灵2022-01-25
- · 家校携手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2022-01-25
- · 张志勇:家庭教育需回归育人本位2022-01-25
- · “新法”之下,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成长2022-01-25
- · 依法家教,路有多远?2022-01-25
- · 冲破乡土,一所实验中学的“第三次创业”2022-01-21
- · 数据赋能 提升教育整体智治水平——以温州市瓯海区“学校发展”智治一张图项目为例2022-01-19
- · 让教育安静下来——沈阳市沈北新区推进“双减”工作纪实2022-01-18
- · 学生给老师布置作业、学分币取代期末考试……这所小学落实“双减”不一样2022-01-12
- ·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关键2022-01-11
- · “双减”在校园落地生根2022-01-10
- · 中南大学 x 华为:打造湖南首个XGS-PON全光高校2022-01-07
- · “公参民”学校转制应强化制度供给与资源保障2021-12-31
- · 准确认识教师职业属性,重构教师权利义务体系2021-12-31
- · 以家庭教育立法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2021-12-31
- · “增”“减”有度,统筹兼顾——沈阳市于洪区落实“双减”取得初步成效2021-12-31
- · 有道金磊:智慧教育既要减负增效,又要帮学生培养受益终生的习惯2021-12-31
- · 保障合法权益,落实主体责任是关键2021-12-31
- · 儿童说:我期待的媒介力量2021-12-31
- · 网红儿童被异化的童年2021-12-31
良师
更多»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